平遥生日庆典有:做满月、满百天、庆周岁、过三岁、旺十三、祝寿。较为隆重的是做满月、旺十三、庆寿。特别是旺十三(十二周岁)隆重程度要远远大于人一生中的任何生日庆典。有的孩子旺十三时,参与祝贺嘉宾数千,开办宴席多达数百桌之多,其规模决不逊与人生婚礼大典。
“括篮”是平遥做满月过生日(1-13岁)的必备品,它的制作和花样男女有别,男的做满月过生日应制作九朵石榴花、一个福手,民间流传“九石榴一福手,守住他妈常不走”;女的做满月过生日应制作九朵莲花一个藕,民间流传“九朵莲花一个藕,能活九十九”。她们像艺术大师巧思构想,在莲花和石榴中间捏了两个一男一女面人,面人中间加了一把面锁,民间流传叫“成人人,长大大,一把锁子锁住他”,总指让孩子健康成长,一切邪气、病魔不能近身。过生日那天中午时面向娘娘庙方向供香,为孩子打枷儿(色纸条包谷草杆成三角架),把“括篮”顶在孩子头上掰开,民间流传“顶顶顶‘括篮’,‘括蓝’破了,孩子大了”,这种面食文化,究竟何时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但从内涵来看,这与明清经济繁荣是离不开的。
“括篮”是平遥人家庭主妇都能制作的蒸食工艺,它的主料以白面为主,配以红枣,工艺别致、讲究,造型是圆形,一般直径1.5尺左右,它的每一个造型,每一朵枣花花都含有吉祥、富贵、长寿创意。
生孩子了,对于一家人来说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好事,把这一喜讯告知给娘家就有了一定之规,要在出生后的第三天,由准父亲拿上特制的“馒头馍子”送往孩子的姥姥、舅舅、姨姨家,并告知“做满月”的时间,娘家人会准时到达。“馒头馍子”,较一般馒头大三倍,好似小孩子头大的馒头,顶部压有一个喜红字。
孩子出生三天,在给娘舅家送“馒头馍子”的同时,还要带上一对蒸食“奶葫芦”和“饼子”。设供于小孩外婆家,在水瓮上,放置一把“擦子”(做面食的专用厨具,一个长方形木头架子上嵌着椭圆孔的铁皮),上面摆上馒头馍子、奶葫芦、饼子、铺灯燃香火,祈求让孩子的奶水通达、充足。奶葫芦,用发酵的白面团,捏成上小下大的葫芦状,蒸制而成满月仪式:生孩子即为一家之大喜事,旧的传统观念一般称女孩为小喜、男孩为大喜。做满月的日期,并不是下个月的今天,一般都要在半个月的时候举办,取之谐音“绊”住,意在长命。届时,以娘家人为主的亲戚、本族,都要制做蒸食“括篮”(面圈),送童衣、童帽、三尺布料叠成的“壁枷”(山字形),外婆还要特殊赠一件银制手饰。待中午时,面向娘娘庙设供桌于院内,桌上以外婆的“括篮”垫底,层层叠上,供奉烧香,燃放鞭炮。之后,设席款待众位亲朋。
回送:主人家对所有亲戚、朋友送来的面圈、衣料等全部收下,表示谢意并回送。对面圈以一升高粱,其他以枕巾或背心回之。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生日非常重视,虽然生日年年过,但平遥习俗上特别注重的是旺十三(贺十三,实是十二周岁)。
旺十三:亲戚朋友届时纷纷登门道贺,贺礼多为面蒸“括篮”,上系锁,用红绳与铜钱串结而成、三尺喜幛。外婆家来戚为上宾。待午时面向娘娘庙方向设供桌于院内,摆放供品及,外婆家垫底,其他叠上。点灯烧香、燃放鞭炮、由奶奶为孙子“折枷儿”用粉红、黄、绿纸条缠绕四根谷草杆,三根扎成三角形,一只手拿着套在脖颈处,另一只手持一根谷草杆,边打三个角,边口中吉祥语言念念有词,以祈祷孩儿健康成长。打毕将枷儿与娘娘花、娘娘娃一同着燃。之后,设席款待全体亲戚朋友。对亲友所贺“括篮”,留下一节,回以馒头与枕巾。
旺十三:过去,一过十三岁,即意味着童年生活的结束,进入成年阶段,从各个方面都要逐渐地以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旧时有一个习俗,当头一胎生下男孩时,要在门里边的铁制门搭上锁一把锁,到这个孩子十三岁生日那一天让其亲自将锁打开。虽然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但在他的心中会产生很深的印象,从这一刻开始,不应该贪玩了,肩上有了一定的担子和责任。旺十三岁与做三岁的礼仪形式基本一致,只是所送喜幛应为六尺。
祝寿俗称“过寿”。有男过女不过之俗。繁简因家境、主人兴致而各异。过寿多从六十岁开始,人们以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序,认为六十岁为一辈子,活到一辈子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过寿也有一定讲究,一旦开始了祝寿礼仪、就必须岁岁举行,只不过规模大小而已,但必需要有女儿一刀肉(约一市斤,一刀切下无论多少不能再切第二刀)。七十岁要讲究、八十岁为大寿,最为隆重热闹。
寿诞之日,亲戚、本族及知己好友登门道贺,献寿礼以面制寿桃、生日蛋糕、寿幛、寿联、匾额花篮等,祝“福如东海常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午时,将寿礼摆于堂屋或大厅、燃寿灯,燃佛香。“寿星”之人正面端坐,晚辈依序行跪拜礼。礼毕设丰盛酒席款待,欢度一日。敬送寿桃,必须送一对,不能单一。宴席主食均食用面蒸寿桃,意在让众人“咬扎”,咬去灾星,留得福禄寿三星高照。
平遥民俗祝寿庆典有做九不做十的习俗。本应逢五十、六十等这类整十岁寿辰是最值得庆贺和记念的日子,然而许多人却偏要将其提前到四十九、五十九岁时来举行庆祝仪式,而到了整十岁生日时却反而无所表示了。究其原因与人们祝寿行为上的某些迷信心理沅关系。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十”有着“到头”、“顶点”之意,这当然是不吉利的,所以人们便经常要提到将整十岁的寿辰提前到逢九的寿辰来做,以表永无尽头。此外,还由于“九”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吉利的意义,这对于祝寿之人希望长寿的心理当然是较为对称的。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