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奉新人崇尚“人情是把锯,扯来又扯去”的习俗。大年初一刚过,各家各户便要携带礼品开始一年一度的走亲戚了。走亲戚要按主次亲疏依次进行,一般要先走祖母的娘家,即舅公、舅婆家;其次是母亲的娘家,即外公、外婆家;第三是舅舅、姨妈、姑妈家;最后是一般的平辈亲戚家。有的还要翻翻黄历,看看一年伊始先出何方“大吉大利”。早饭过后,人们便穿红戴绿、挑担提篮、背儿带女出门作客。一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真个是:“灶里不离火,路上不离人”。+凡作客必上午出门赶路。有道是“做官莫走前,做客莫走后”,赶不上晌午饭,便只好吃残羹冷炙了。俗话说:“赤脚不进山,空手不进门。”前往亲戚家作客,必定要带些礼品。
礼品不外乎大饼、猪肉、面条、白糖、点心之类。送多送少虽无明文规定,但约定俗成,一般很少例外:四只一斤的大饼,是走亲戚的必备之物,一家一斤饼是起码标准,是亲戚必须收下的;稍高一点的标准是在“主礼”之外加些“配件”;如冻火糖、灯芯糕、面条之类,这些“配件”是装体面的,客人走时,亲戚一般会还给客人,如果是给长辈如舅公、外公送年,那一定要再加一只“蹄花”或二斤以上的猪肉和一包雪花枣或油果;白糖可以作“主礼”替代大肥饼,也可以作“配件”送给长辈。至于烟、酒,这是近几年才有资格作为礼品的。
客人进屋,必经大门,亲戚出至厅前迎接。主客见面,必有一番专用的词令,晚辈给长辈拜年,一躬至地,口称“给××拜年”,“祝××添福添寿”,长辈则躬身相扶,祝小孩“满长满大”,祝青年“聚亲”、“添丁”或“步步高升”;平辈之间则双手抱拳作揖,祝“恭喜发财”。主人将客引入客厅坐定后,便倒茶、递烟、送火、换鞋,然后是说些“天气冷”、“走得快”之类的话。寒暄之后,客人便请主人将礼品分送各家亲戚,各家接到礼品,便知是那路客人到了。俗话说:“千事万事,吃是大事。”于是,天经地义的“吃”便开始了。首先是主人用果盒或碟子盛满点心和盘托出,客人围桌而坐,称“吃茶”;然后是各家煮鸡蛋、面条、米粉之类,每人一碗,称“吃汤”,“吃汤”时不能吃出声音,也不能吃尽,应留一点在碗底,表示“有吃有余”;然后是各家亲戚争请吃饭,商定之后,依次轮吃。
餐桌多安放在厅堂正中。农村不兴用圆桌,用的都是方桌,分上、下、左、右四方,每方坐二人,共八个座位。入座时,千万不可造次,首先要分清上下左右,主人和客人都要请两个长辈坐上方(正对大门的一方),上方分东、西两边,东边居大,西边次之。两个长辈若是平辈必得谦让一番,最后以年长者居东,次者居西;与长辈对坐的下方,一般应是长辈的平辈人,其余客人则打横坐左右两方;主人多坐在紧靠上方东边的横位上,便于敬酒、添饭、陪客。若只有六人入坐,千万不可上坐一,下坐一,左右坐二,或者上下坐二,左右坐一,因为这样就坐成了“龟”形,而我们中国人对乌龟似乎并没有什么好感。假如真这样坐了,主人就会客气地说:“啊,坐活了!”如果客人还执迷不悟,主人便会帮助调整。上桌之后,坐相要端庄文雅,千万不能把脚踏在别人的凳脚上,因为这无意之举有冒充别人长辈之嫌,一般只有父母才将脚踏在儿女的凳脚上防凳倒摔跤。
菜肴多是鸡、鸭、鱼、肉、豆腐、青菜之类,因经济状况好歹而异。若客人是首次上门的新姑爷,主人必备办四碗四盘,这被视为最体面的接待。杯箸分发就绪,主人便由上到下依次斟酒,主人口称“请酒”之后,客人方能举杯。首次举杯,不能尽饮,即便是“海量”,也应衔杯品味,慢咽细咂;当客人称“好酒”时,主要则谦称:“淡淡酒,河时有!”主人举箸“请菜”之后,众人才能动手。主人先将客人引到最中间的一碗(多为大块红烧肉)夹菜时,要不慌不忙,不能绕过别人筷子去夹,要夹靠自己一边的菜,不能在碗里乱翻,更不能把底下的翻出来。相传生活困难时,有人请客将骨头埋在碗底,把肉放在上边,凑满一碗装体面。不管碗底有无骨头,客人揭底,主人总是不高兴的。如果到外婆家作客,那鸡腿是最小的外孙吃的,其他人不得染箸;如果是首次上门的新姑爷,千万不能吃鸡头,因为鸡头象征凤,吃了凤头,丈母娘当然不高兴。
“请菜”一次之后,客人要将筷子轻放桌子,不能搁在碗或盘上。主人再依次给客人斟酒,斟酒时,右手提壶,左手按手背,表示是双手给客人敬酒。主人提壶到身边,客人应持杯起立,用手按住酒杯,歉意地说:“量小!量小!”主人则殷勤地说“升起来!升起来!”客人能喝,则饮尽再添;不能喝,则随杯添酒,下轮敬酒,主人便不再劝饮。依次斟满一轮之后,主人自己也斟满一杯,口称“舍命陪君子”,殷勤敬酒。嗜饮者不醉不快,但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醉的。
酒过数巡,客人表示不再饮时,即可开始吃饭。不会饮酒者一般不宜先吃饭,因为这会扫别人的酒兴,所以应吃菜作陪。众客人和主人都说“先用饭”时,自己则应歉意地说:“莫怪,没陪”,自称“饭桶”,便可添饭。主人要给客人添饭,饭要添满,双手递给客人,客人也应起身双手接饭。如果相隔太远,不便双手递接,也要说:“我一只手”,客人则说:“礼太长”。如果自己是晚辈,应自己添饭,添饭时,千万不要让饭勺将饭+刮响,因为刮响饭+,别人以为没饭了,主人也不会高兴。大家开始吃饭时,主人会说:“没菜莫吃白饭”,客人应说:“桌子太小了”,意谓菜多放不下。吃饭时,主人也会殷勤地劝菜,说“赶滚”,意谓趁热;吃较远处的菜时,主人会说:“伸长点筷子”,这时客人便可站起来夹菜。有道是“主人不引客不尝”,一切都是很有秩序地进行的。只有当主人说“大家随意”之后,客人方可随便夹菜。+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伏在桌上,应一手端碗,一手持筷,两手稍稍并拢,以防影响他人。
吃饭是不兴倒汤的。俗话说:“贼怕拿脏,菜怕倒汤”,倒了汤的菜没味道,同时也说明菜作少了,不够下饭,会让主人不高兴。吃完下桌时,应轻放碗筷,对客人说:“大家慢吃!”客人应说:“我吃得快。”不想再吃了,应说“有了”,“吃饱了”,忌讳说“不吃了”,“吃不得了”。如果大家都下了桌,只剩你一人在吃,你应自我解嘲地说:“哎呀,我背桌子了!”主人会说:“那里,还有我呢!”主人一定要吃得很慢,只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了才能放碗。
出门作客,路近,一般吃过晌午饭便回;路远,多住一宿再回,但无论路途远近,主人必殷勤留宿。有道是“站客难留”,若客人执意要走,主人也不会勉强,临行前,主人将客人作“配件”的礼品送回,另送毛巾、手帕、换茶、点心、花生、瓜子之类;客人中若有小孩,主人必用红纸包一至二元压岁钱;若是首次登门的客人,主人回礼更有讲究;男客多送鞋袜,女客多送衣料。然后主人送至村口,宾主话别,若是新客,还要鸣炮送行。主人道“慢走”,客人说“多谢”;主人道“又来”,客人说“去玩”。此呼彼应,非常热情。客人走远了,主人方能进屋。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