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象”,又名“大象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广场民间艺术。
据清朝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编修的《宜城县志》记载,最迟在清朝的后期,“赶象”舞蹈就盛行在宜城汉水以东的低山丘陵地区。该舞形成的历史应在春秋晚期。
传说春秋晚期,南方某诸侯小国国王派遣了几位使臣赶着大象,驮着珊瑚、珍珠、宝石等贡品,前往楚国国都(今宜城市南7.5公里处的楚皇城古城址)觐见楚昭王。当他们行至今宜城境内的汉水东岸一个叫十里坪(今象鼻山)的地方时,天色已晚,不能渡汉水,便在此住下休息。不料一早醒来,使臣们发现大象连同所驮之物不知去向,杳无踪影。如此一来,吓的使臣们大惊失色,连忙在十里坪一带寻找。一连找了好几天,仍一无所获,导致使臣们忧思成疾,终日颠狂,即便在寻找大象的路上也不停地学着大象的动作。几天后的一天清早,使臣们醒来后睁开双眼,十里坪竟变成了一座酷似大象的山。至此,十里坪便更名为象鼻山。
大象失踪的原因是变成了山。但使臣们的任务却没完成。为了不辱使命,使臣们便想办法找当地百姓要来竹子和布匹编制成大象的头和象身子的外皮,一路由两个人披戴,装扮成大象西渡汉水,来到楚国国都,向楚昭王禀告了他们一路的经历和大象与贡品失踪的情景,并摹仿大象的姿态、动作表演了象舞。如此一来,乐得楚国满朝文武拍手叫好。楚昭王不仅没有责怪使臣们,还当即传旨,号令楚国上下皆习象舞。从此,象舞便在今宜城境内流传开来。
1989年,考古人员在汉水东岸的宜城流水镇黄冲村出土了一件亚洲象牙的化石。据湖北省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专家鉴定此化石距今大约有10万年左右。可见,宜城一带是有大象生存繁衍。
《国语·楚语上》中有“巴浦之犀、嫠、兕、象,其可尽乎”的记载。由此透露出了在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中游曾是多象之地的信息。联系到《山海经·中山经》“岷山,江水出焉……其兽多犀、象,《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和《楚辞·天问》“有蛇吞象,厥大何如?”的记载,具体解释尽管有所不同,这也证明古代宜城是产象的。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昭王十一年,即公元前506年冬,逃到吴国去的楚国将军伍子胥为报楚王的杀父杀兄之仇,带领吴、蔡、唐三国组成的联军攻打楚国。楚昭王带着妹妹季芊和随侍畀我、 尹固逃出了郢都。正当他们一行涉渡睢水(今宜城境内的蛮河)时,眼看联军就要追赶上来,楚昭王就命尹固在象的尾巴上拴上点燃的火把,然后再驱赶象群奔向联军的阵营,使联军大乱,楚昭王逃到了汉水以东的随国(今随州市)。
大象成为战象,这在将战争与祭祀视为国之大事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大象是何等的尊崇和喜爱,他们模仿大象的姿态,表现大象的雄状和憨态可掬,与大象在一起表演娱乐,成为广场艺术,虽然没有确切的记载,也无据可考。但我们推测可能是因“象”与“祥”谐音,“象”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崇拜的“吉祥”之物,它寄托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日子的向往和追求。
赶象舞最初由四个男子表演,即一人牵象,一人赶象,两人扮象。牵象与赶象都扮成外国使臣模样。到了清代,增加两人扮成金童玉女,各持一杆灯笼。道具也有了新的发展,用竹篾、布制成象头,用空心竹管制成象的鼻子,并在竹管内插进一根用布条和棉花缠成疙瘩的木棒,舞时抽动木棒便吸水。每当新春佳节到来和喜庆活动、丰收之后,乡间就表演赶象舞,表演者走村串户,然后朝观看的人群喷水,这意味着喷洒吉祥。
赶象舞的舞蹈主要是模拟大象的神态动作。以“象摆鼻”、“象走步”、“顺抬腿”等动作贯穿始终,构成它刚健有力、诙谐可爱的风格。金童玉女手持灯笼以圆场、造型为主,伴以辅助性动作。
2006年,赶象被列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