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江苏兴化茅山会船

伟才君2024-05-16

江苏兴化茅山会船

美丽富饶的千年古镇茅山,像一颗璀璨的硕大明珠,镶嵌在水乡泽国兴化圩南地区的茅山河畔。镇中一座始建于宋代,殿宇巍峨、气势恢宏的古刹“景德禅寺”及庭院中的一口“唐井”,便是历史的佐证。而具有数百年历史的茅山会船,更使这座古镇名扬天下。

据《扬州府志》、《泰州志》、《兴化市志》等文献资料记载,自南宋至今一千多年间,蚌蜒河以南瀂汀河以东、泰东河以西,由茅山、边城、溱潼三镇构成的一大片三角区及周边方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近百个大小村庄,每年清明节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乡民撑着一条条快船到镇东“奠祭口”一带乱坟岗上放鞭炮、焚纸钱、洒水饭,祭祀无主坟墓中的亡灵,然后云集茅山西大河进行赛船和表演。年深月久,茅山清明节撑会船的民间祭祀活动便形成习俗。届时,河岸上人山人海,欢声如潮;河道里千人万篙,百舸竞发。声势浩大、场面壮观的水上盛会,使每一位观者视觉上受到巨大的冲击,心灵上受到无比的震撼。由此,茅山会船为世人瞩目,成为茅山三大看点之一而名声远播。(另外两个看点是:三月十八盛大的东岳庙会和誉满全国的茅山号子)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由于诸多原因,茅山会船逐渐分解为三块,其中溱潼会船在最近几年被打造成为发展古镇旅游事业,与庙会和其他文化活动结合起来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而茅山和边城一带的会船未被深度开发,仍保持原生态状况,成了尤为珍贵的会船标本和活化石。它的庐山真面目,可以让人回忆起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是如何祭祀那些为国为民英勇捐躯者的盛大而悲壮的场面,从而受到教育与启迪,感悟先人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同时,由衷地敬佩我们的先辈在祭奠亡灵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智慧。

茅山会船历史悠久,茅山清明节撑会船的由来,史籍上并无记载,但民间传说却十分丰富,且众说纷纭。

说是,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七月,时任通泰镇抚使的抗金英雄岳飞由楚州(今淮安市楚州区)奔赴兴化,驻军于缩头湖南侧的芦洲,并在其西边与缩头湖相连的水荡(为纪念岳飞在此竖起抗金大旗,当地百姓将此荡命名为“旗杆荡”并延用至今)中操练水军,并多次与来犯的金兵激战于此,歼灭金兵大量有生力量,取得了很大胜利。兴化百姓遂将兴化境内的“缩头湖”改称为“得胜湖”。兴化清代著名诗人王熹儒在一次游览得胜湖时乘兴赋诗曰:“海滨曾驻鄂王营,如今湖水留其名。”为纪念岳家军在与金兵作战中英雄牺牲的将士,当地百姓将他们的遗体埋葬在大水淹不到的高墩上,每年清明节这一天在祭奠自己祖先之前,撑快船到埋葬英烈的坟墓上去焚香点烛化纸钱。这种民间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撑会船的千古习俗。

二是说,南宋末年,如火如荼的抗金斗争中,一支由兴化渔民张荣、孟威、贾虎、郑握(为纪念这四位抗金英雄义士,兴化百姓曾在东城外建有旌表他们的“四义楼”)为首的义军,在宋江遇害后,联合梁山义军残部共同抗金,于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进入“缩头湖”(一千多年前的“缩头湖”水域相当辽阔,其南边溱湖一带水域也曾一度称为“缩头湖”,后来经过黄淮泥砂的淤积,兴化境内大片沼泽地才逐渐露出水面成为陆地。但许多十分低洼之地仍为密如蛛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扎下大营,自称“水浒寨”。当他们得知金兵将从占领的泰州侵犯兴化时,便在湖中打下数以万计的暗桩,布成水上“八卦阵”,然后设计将金兵诱入湖中,从而使金兵处处被动挨打。

这一仗,张荣不但杀死了金兵主帅挞赖(即完颜昌,金穆宗之子)。驸马胡芦巴也被义军打落湖中身亡,而且还活捉了挞赖的胞弟破辣叔等5000余人,收缴了大批战略物资,沉重地打击了金兵的嚣张气焰,将金兵彻底赶出了江淮地区。此战在《宋史》上被称为“缩头湖之战”。为此,张荣被南宋朝廷委任为泰州知州并总摄兴化县事。张荣等四义士的英雄史迹后来成为施耐庵创作长篇小说《水浒传》中的“阮氏三雄”和“浪里白条”张顺等水上英雄人物的原型而受到广大读者的赞颂。“缩头湖之战”中,义军的伤亡也相当惨重。战后,当地百姓在打扫战场时,将死难将士的遗体埋葬在附近的高阜上,其中埋在茅山与顾庄之间塘港河西侧的死难将士为最多。为纪念他们,茅山百姓请景德寺和尚诵经念佛超度亡灵。同时每年清明节这一天,乡亲们在祭祀自己祖先之前,撑快船到此处洒水饭、焚纸钱。时间一久,这地方便称为“奠祭口”,撑会船也成习俗。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