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武则天与商城崇福寺塔

荼靡2024-03-23

武则天与商城崇福寺塔

商城县城关老城区西北角,有一座近25米高的砖塔,名叫“崇福寺塔”。它宛如一巨柱,直耸云霄,顶天立地,蔚然大观。

崇福寺塔原名叫“龙泉寺塔”。关于它的始建原因及其经过,史书虽多有记载,但众说纷纭。然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天,述说着当年的情景。

相传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当朝工部尚书有个女儿叫媚娘,打小就生得脸似明月,眼似星星,而且聪明伶俐,心怀大志。时时梦想入宫伴君,以展掌政宏愿。因脸上有一微痣影响了完美,整日里闷闷不乐。一日晚上,忽梦见一银发老人飘然而至。那位老人对她说:“祛痣不难,若能去大别山中觅得宝镜照面,痣即自除。”说罢又飘然而去。于是,媚娘不辞千辛万苦到大别山寻觅宝镜。经过三百六十五天,走过九千九百九十里路,翻过九千九百九十座山,淌过九千九百九十条河,于一日清晨,媚娘一行终于来到大别山深处的伏山渣滓河畔。

渣滓河,也叫簪子河。是当年王母娘娘为隔断牛郎织女用簪划出的一条河。王母娘娘是媚娘的心中偶像。兴许是心诚所至,感动了王母娘娘。突然“轰”的一声巨响,对岸危崖裂开,只见一块高百尺,宽数丈的巨大石镜,在危崖裂缝中冉冉升起,耸立峰顶。媚娘万分惊奇,不敢怠慢,对镜三拜,急照容颜。更让她惊异的是,让她日夜不安的痣斑什么时候不见了。媚娘高兴异常,在龙泉潭边的巨石上当即许愿:若日后进宫侍君,掌朝听政,定以此“龙泉”为名,在县城建寺筑塔相谢。

媚娘回京不久,还真的被太宗选为才人。再不久,又被高宗立为皇后,代决政事。再再不久,又自称为皇帝,改为武曌。一天,武曌猛地想起当在渣滓河龙泉潭畔许下的愿言。于是,急忙下诏,在殷城(唐时,商城名曰殷城)建寺筑塔,了还愿言,并限期完工,违者杀头。

县令得旨,不敢怠慢,马上召集能工巧匠抓紧施工。自己也吃住在工地,督工督料,寸步不离。寺院、殿宇、斋房、经屋等在计划时间内提前月余告竣,寺塔也扶摇直上,再建三层即可封顶。眼看大功告成,升迁在望。谁知事不遂心,随着寺塔高度的上升,搭施工架的难度越来越大。一连几天,前搭后倒,施工被迫停止。就在这一筹莫展的要命时刻,京城又传来催工谍报,说则天皇帝将按时来殷城为龙泉寺开光。县令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好派人四乡贴告示,重金悬赏搭架能人。告示贴出几天了,仍无人揭榜,县令自知大事不妙,准备一死了之。正绝望中,半截塔下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位老农,只见他绕着塔时而左转,时而右转,时而上望,时而下看,嘴里还咕咕叽叽地念念有词,疯疯颠颠的样子。县令久病乱投医。见这老汉有些蹊跷,心存侥幸,上前一拜,指着墙上的告示说:“老人家,若有高见请言讲,我这里可有大奖赏呀!”那庄稼老汉乐颠颠地看过告示,朝县令猛一抖袖,愤然欲去,仅存一线希望的县令似有所悟,急忙拦住老汉去路,扑通跪倒在地,哀求地说:“老人家,这寺塔如不能按期完工,我死倒不惜,只是高堂老母无人供养,我死不瞑目呀,望老人家指点迷津,救我一命!”望着泪如雨下的县令,老汉边比划着脖子,边加重语气:“你看,土已埋到脖子的人了,县大人好自为之吧!”老汉不待话落音,飘然而去。

一线希望,化着一盆泡沫,县令又气又恼。夜间,他难以入眠。突然,县令觉得心头一颤,眼睛一亮:“鲁班,鲁班!”,大叫起来。家人们以为他急疯了,都急忙赶了过来,县令忘乎所以,仍自言自语:“土埋到脖子了,土埋到脖子了……”县令见大家不解其意,大声说:“鲁班爷点化堆土筑塔,我有救了,有救了!”于是,他又将昨日的奇遇向众人叙述了一遍,大家转忧为喜,欢呼雀跃,急备香案叩头拜谢鲁班爷。

有了高招行动快。天一亮,大家就取土围塔。就这样,土堆不几天便埋到了四层塔身,大家在土堆上抬石运砖,既安全又方便,几天内便砌好了五层。五层砌好后,大家又把土埋到五层砌六层。就这样,建一层埋一层,埋一层建一层。不久,这座七层砖塔便提前完工了。诚如清嘉庆《商城县志》所载:“轩敞闳壮,备列庄严相”。武曌闻之大喜,除将县令提拔为四品督建侍郎,调至长安任职外,还不忘拜祭鲁班。她传旨,待龙泉寺开光大典之日,御驾亲临祝厘(祭而祈福之意)。所以,龙泉寺后来改为“崇福寺”,恐怕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