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白起拔郢,楚地归入统一的秦王朝版图,并设置郡县之后,荆楚大地的崇巫习俗,便逐渐融入以华夏本主神为主要尊崇对象的民间民俗活动之中。民间俗神崇拜习俗和佛教、道教等宗教习俗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由此形成了一种具有极强功利目的的文化景观。其功利性特征主要表现于祈福消灾,趋吉避凶,以求得心理平衡的占验效应。
归纳起来,荆楚民俗中的神灵、神主崇拜,通常有以下几种:
送子观音 不孕妇女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宗法观念的缚系桎梏中,心理压力极大,为了生男育女,她们视观世音菩萨为主掌生育的神灵,祭拜“送子观音”。祭拜之后,常常有人以偷取观音庙供桌上的莲灯,作为拜神的信物收藏。这是因为“灯”“丁”语音相近,“偷灯”意寓“添丁”,故有此举。单丁家庭为了确保幼儿平安,也会设法将孩子送至观音庙举行“寄名”仪式,即意味着将孩子交给观音菩萨“照看”,以避夭折。
门神 门神通常以唐代名将秦琼和尉迟恭的戎装造型为神主,其崇拜习俗,源于宋、元、明初的话本及民间传说。门神为镇宅神,取意于防止鬼魅入宅居,故贴大门两边。
赐福天官 神主以文官装扮,头戴乌纱帽,身穿大红袍,袍饰取一品官位的天鹤造型图案,白面美髯,一派雍容华贵的气度。赐福天官通常与禄、寿二仙并祀,即所谓禄福、禄、寿三仙。赐福天官的饰物,有金爵、花鹿、蝙蝠、喜幛、骏马、宝器、玉瓶等八种,意寓“爵禄福喜、马报平安”八字。
灶王 灶王是火神菩萨,相传是玉皇大帝派到各家各户主掌饮食的神。祀奉灶神,是远古时代民火崇拜的遗风,后来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为“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故民间祭灶习俗,在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举行,供品为麦芽塘,一是用糖糊住灶王的嘴,二是给点甜头他,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土地神 神主是配偶神,民间称为土地公公、土地奶奶,是主掌大地的神。农祀土地神的习俗,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分别称“春社”、“秋社”。祭祀之际,乡党欢聚,杀猪宰兔,并备上美酒佳酿,祭毕,供食众人分享。晚间,还须延请戏班子搭台唱戏,称“社戏”。后来,这一民俗活动变为“庙会”,成为农户和手工业者交换商品的盛大集会,并逐渐与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相分离,不再限定春、秋二季。举行庙会的时间约定成俗,可逢三开庙,即农历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举行庙会。
河神 神主为主掌江河湖泊之神,荆州大地水港河汊纵横,畏涝不畏旱,故河神庙多于龙王庙。
寿星 神主为南极仙翁,脑门前突,慈眉善目,白髯飘逸,笑容可掬,是备受民众欢迎的民神。寿星装扮是身穿鹤氅,脚踏祥云,右手执杖,左手捧圭,随行童子双手合抱一枚大寿桃,是一位慈祥和善的忠厚长者造型。
图腾,是原始社会一种最早的宗教习俗信仰。人们把这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文化现象称为图腾文化。
我国古代传说中将凤视为神鸟,是鸟中之王。雄的叫“凤”,雌的称“凰”。《说文》记载:“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鳞后,蛇颈,鱼尾、鹳嗓、鸳思、龙文、鱼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战国时楚人歇冠子的《歇冠子》也说:“凤,鹑火之禽,太阳之精也。”描绘出了“凤”的基本特征:鸟类。高大,五彩金,能歌善舞,吉祥安宁,被奉为氏族图腾。
楚人尊凤是由其远祖拜日、尊凤的原始信仰衍化而来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历史。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汉代《白虎通》说,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卞鸦.绛鸟》注曰:“凤凰属也”。可见,祝融也是凤的化身。楚文化遗存中大量存在人首蛇身和人首鸟身的图案表明,正是楚国的先民们以“人心营构之象”经历了对鸟的崇拜,由此开启了我国传说文化中“龙凤呈祥”文化渊源的滥觞。从图腾崇拜在氏族制时期所反映出的突出特点来看,凤为楚人的祖先,故被楚人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加以崇拜、尊爱便是必然的事了。
凤不仅是神鸟,而且还是楚族、楚国尊严的象征。楚人尊凤的影响便透到各个领域。如在楚国的文物中,凤的图像、绣像和雕像不胜枚举,楚人衣服上的刺绣图案也是以凤为主要内容。此外,还有“凤鸟双连环”、“虎座凤架鼓”、“凤龙虎绣罗禅衣”等,楚国的凤纹彩绘可谓千姿百态,无奇不有。 楚人崇凤一直沿习至今。
1992年,在古城荆州的大东门处耸立起了一座气势雄伟的城徽——金凤腾飞。这座城徽的建筑结构分三层平坦台,上中两层的平台四周,护以雕刻有多种凤形纹饰的青石栏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主体雕塑的下方基座高4米,用红玉色的大理石砌成。主体雕塑用材为不锈钢,高达8.5米,自重3500公斤。“金凤腾飞”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是一只展翅欲飞的金凤,中部是一轮朝阳,造型如同神话中的九齿风火轮,下部为长方形的基座,饰云雷纹。以凤作为荆州城城徽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凤乃中华民族所推崇者,“楚是尊凤的民族”,凤是楚人的图腾。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