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树镇北十余里有座古城遗址叫做偏脸城。坐落在白山的顶上,山下是条昭苏太河,这座古城在辽金时代由于一场大火被烧成废墟,许多金银财宝由于来不及带走就埋藏在地下,后人也有偶尔获得的。所以,这里流传着很多关于金银财宝的故事,金马驹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前古城里住着一个姓王的人家,老两口一辈子无儿无女,相依为命,为人善良,心地好。谁家有个为难招灾的,他们都想办法帮助解决,就是遇到逃荒要饭的也要极力周济,因此人送外号老好人。老两口勤快常年劳动在地里,只有逢年过节才歇一歇,日子倒也舒心。
有一年三十晚上,老太太在屋里包饺子,老汉去井台挑水,刚打上一桶从远处跑来一个黄马驹,点着头摇着尾巴,到桶前就喝水,老头觉着可爱就又打了一桶让它喝个痛快,马驹喝完水叫了几声就消失了在大柳树后边,这样一连三天晚上,老汉并没在意,认为是谁家的马渴急了来找水喝。
这年春天大旱,河水枯干,大地裂缝,无法耕种。人们的心也笼罩上一层愁云,泉水也只剩下点点滴滴,眼看着饮水都成了问题,每天泉边人们排着长队等着打水,老两口为了不和大家挤,就晚上去打水。有一天老两口等了半宿,才接了半桶水,就要回去,只听见灰灰的叫声见小马驹又出现了,老太太看看老头,老头瞅瞅老太太,最后老头说:别渴坏了这个小生灵,给它喝吧!小黄马驹喝完想两位老人点点头就跑了。但是当天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下了一场透雨。人们若喜若狂奔走相告,忙着下地抢种。老两口为了抢种,老汉推犁老太太扶犁,干的热火朝天,可气不到一会功夫,老两口累的汗水淋淋,坐在地头喘着粗气。这是那匹小马驹从青草坡跑来,到两位老人前又是灰灰又是拱,然后用蹄子跑着犁杖。老头惊奇的问:难道你想帮我犁地?说也奇怪小马驹像是能听懂人说的话似的点点头,老两口高兴地把它套上,不一会儿把地就种完了。老两口乐得嘴都合不上,又是给小马驹挠痒痒,又是书鬃毛,一不小心把马的鬃毛输掉了两根,老头惋惜地揣在兜里然后把小马放回青草坡第二天早上老头起来穿衣服觉得兜里沉甸甸的,伸手一摸,马鬃没了掏出来却是两个黄澄澄的金条。
这事,像一阵风似的在人们中间传开了。山南有个大财主叫李文,文人奸诈,爱财如命,对人刻薄狠毒。他为了算计穷人,黑天都不眨眼,硬把眼皮累大了,因而人送外号叫蛤蟆眼。当他听到这件事后,整整三个晚上没睡觉,他想肯定是个金马驹,我家虽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也没金马驹一个大腿值钱,我得想办法弄到手,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为这个事折腾了好几宿,最后终于想出个好办法,他叫管家刘三转一换马为名,去向王老汉要金马驹子。
刘三转带领几个打手到王老汉家,向王老汉说,我们东家前几天跑丢了一个小黄马驹子,有人看见你家用它种地了,你还给我们吧!王老汉一天忙着辩解道,我前几天使唤的那匹黄马驹子,以前在井边喝过好几次水也没听说是李大爷家丢马啊?我看不一定是李大爷家的,再说了那天用完就已经松开了,现在不知跑哪里去了。刘三转一听马没了。眼睛气的眼睛直网上翻,嘴里骂道:你个老东西,分明叫你藏起来了,还想把它昧下。然后叫打手前后屋去搜寻,搜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刘三转只好把老王带回去向蛤蟆眼交差。
李大蛤蟆眼一听王老好的马驹子没了,气的火冒三丈。他叫人把王老汉吊在马棚里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这时,刘三转凑到蛤蟆眼前说,这老东西可不能打死,那金马驹子和他有缘分。蛤蟆眼一听明白了,忙叫打手停下了,然后他指着王老好恶狠狠地说,今天我先不打死你,但是有两件事要你办,一是限你三天日期,把黄马驹给我找回来;二是使你先前使我的马种地,畜力费是两根金条,今天必须送来,不然可别怪我狠毒无情。说完就叫给他家送信,老王太太只好交出两根金条,把王老好抬回去了。
王老好躺在炕上昏昏沉沉的,老太太哭的死去活来。乡亲们一面劝老太太一面熬粥给老汉喝,忙活多半宿才相继回家。屋里只剩下两个老人守着一盏油灯,老太太一边给老头喝粥。一边掉眼泪,嘴里不住的叨咕着,李家这是阎王殿,伤这么重用什么治啊?这匹黄马驹给咱们带来这么大的灾祸,要是三天内再找不到它,可怎么办呢?老天太正自言自语用嘴念叨着,忽然听到房门咕咚三声,老太太以为是风刮的呢!没下炕,可是过一会又听到有马叫声,她赶忙出去看看绕着院子走了一圈,什么都没有,她回到屋门前却看到三根金条,在门槛下闪闪发光。老太太捡起金条,进屋给老头看,老头是有喜有悲,小马驹又来了,真是个宝贝呀,蛤蟆眼非要它可怎么办啊?
第二天,老太太拿出一根金条,给老头请先生抓药,不两天伤就好了。
三天期限到了,李蛤蟆眼和刘三转亲自带着打手来了,一进门就扬言,如果王老好家要是不交出金马驹就将全村人都赶出村子去,他们来到王老好家一问没找到小马驹,蛤蟆眼气得火帽三丈,叫打手把房子点着了,押着老两口,驱赶着全村人往南走去,刚转过山坡就听见几声灰灰的叫声,大家一看,在泉边站着一头小马驹,刘三转指给蛤蟆眼说,这是不是你使唤的小金马驹啊?老人为了救大家只好点点头,蛤蟆眼一听是金马驹,什么也顾不得了,带领打手骑上马,去抓马驹,小黄马有人来抓它,蹬开四蹄漫山遍野的四处跑开了,蛤蟆眼和刘三转在后边紧追不舍,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可是怎么也抓不住,刘三转想了个办法,把李家马群赶来裹,还真把马驹裹进了李家大院,用绳索套住,拴在石头柱上,这是天已经黑了,李蛤蟆眼命人点上灯笼,他搬个椅子坐在院心,看着马驹得意的不行,真该我李家发大财,这是我的福,我应该先把你身上的金条全拔下来,然后他吩咐打手拔马鬃马毛。当打手要过去时,只见小马驹两眼一瞪,冒出两道黄光,把嘴一张喷出一团火,往后一挣咔嚓一声绳索段了,接着穿屋越脊,在院子里转圈跑,每到一处烈火熊熊,不大一会李家变成一片火海,小马驹在门楼上灰灰叫了两声,就以一道金光向白山方向飞去。
李家大院火光冲天,烧的鬼哭狼嚎,附近的人们都恨透了蛤蟆眼谁也不来救火,不到天亮就把李家大院烧成了一片灰烬。
第二天,王老好在众乡亲们的帮助下,盖起新房,又用剩下的两根金条买了马车,从此,安居乐业。可是,金马驹再也没人见到。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