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

培珍桑2024-05-14

大理云龙诺邓古村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云龙县城西北,村中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历史文化

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诺邓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最早的史书《蛮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据考证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可知诺邓村见于史籍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它因盛产百万斤优质食盐而名镇滇西,缅北,经济繁极一时。据万历《云南通志》载:“汉代,云南有两盐井,安宁井和云龙井。”据考证汉代的云龙井就是诺邓井。那么诺邓盐井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诺邓也称“诺邓井”,“井”就是盐井。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依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因诺邓盐质非比寻常,保山、腾冲一带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食用“诺盐”。

古代诺邓的“茶马古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村中保存较完整的古盐井以及明代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是研究云南古代盐业经济文化的宝贵活教材。

公元1383年,明政府设云南四提举司,其中有“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所谓五井即指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公元1393年,又在诺邓设“上五井巡检司”。提举由中央政府委派,一般都以乡进士提举五井,如现今诺邓村黄姓、李姓等族,先祖均因明代内地进士提举五井而子孙落籍于兹。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中央政府的盐课银达38000多两。古代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赶”四次,逢初一、十五“赶大街”,初八、二十三为“赶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势,虽然路面不宽,但北向山坡一面开的店铺也有二三十家。因诺邓地处山谷,几面山坡上到处构建着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风格各异的民居,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清全村总共有多少级台阶。

文风盛行

经济兴则文风盛。诺邓文风盛行,在明清时达到了鼎盛,人才辈出,在清代云龙中进士的三人中诺邓有两人,举人,贡生,秀才则不胜枚举。在历史上有被称为“滇中儒杰”(举人黄桂)、“蜚声朔北”、“文章为天下士知”者,可见其科名鼎盛、人才辈出。

诺邓村在元、明、清时期形成了约20个姓氏,分别来自江西、河南、江苏、福建、四川,以及云南省内的大理、洱源、邓川等地。许多落籍诺邓的姓氏,其先人原来都是到此为官,从而留下了子孙后代在这里,其中段姓为大理国王族之后。

诺邓是个白族与内地汉族的混血儿,这里的先民是白族,族谱却是由内地迁来的,不管曾经是什么族种,后来都逐渐被当地白族文化同化与消融,形成了今日诺邓特有的内地汉文化与当地白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民族文化。

诺邓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凡在中国大地上见到的寺庙、牌坊、会馆、祠堂、府第、巷道、墓葬……在这个小小村落里都有,亦是研究中国古代盐井文化的活村料。

千古盐井

汉武帝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其中就有以诺邓为中心的比苏县,“比苏”意为“有盐的地方”。从这名字即可得知诺邓是以开采盐井出名的,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现在的盐井防止被污染已经被保护起来,只有经过允许或者开采季节才能开启。

盐街盐局

古代制成的食盐需要交到盐局,才可以贩卖到各地。由于诺邓古镇的盐井吸引了各地的商户,成了“盐马古道”上的重镇。

提举衙门

诺邓古镇有“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的旧址,后来因为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的住宅。家族人还将提举衙门改造成了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家族一共出了两进士、五举人以及上百名的秀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