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云龙县城西北,村中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1000多年以来“诺邓”村名一直没有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诺邓在白族语中意为“有老虎的山坡”。据考证,这座村庄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也是云南省最早的史籍《蛮书》记载中至今唯一存在的原名称不变的村邑。村中现代民居建筑不多见,保留着大量的明、清两朝建筑和著名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诺邓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最早的史书《蛮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据考证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可知诺邓村见于史籍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它因盛产百万斤优质食盐而名镇滇西,缅北,经济繁极一时。据万历《云南通志》载:“汉代,云南有两盐井,安宁井和云龙井。”据考证汉代的云龙井就是诺邓井。那么诺邓盐井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诺邓也称“诺邓井”,“井”就是盐井。根据云南史料记载,云南井矿盐业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依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因诺邓盐质非比寻常,保山、腾冲一带自古以来就十分喜欢食用“诺盐”。
古代诺邓的“茶马古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诺邓村历史上曾一度成为滇西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村中保存较完整的古盐井以及明代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是研究云南古代盐业经济文化的宝贵活教材。
公元1383年,明政府设云南四提举司,其中有“五井盐课提举司”,治所即在诺邓,所谓五井即指诺邓井、山井、师井、大井、顺荡井。公元1393年,又在诺邓设“上五井巡检司”。提举由中央政府委派,一般都以乡进士提举五井,如现今诺邓村黄姓、李姓等族,先祖均因明代内地进士提举五井而子孙落籍于兹。
从有明确记述的唐代开始,诺邓村的演变发展完全赖于盐业经济的兴衰。南诏时期“细诺邓井”的盐业生产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到明朝中后期,五井提举司年上缴中央政府的盐课银达38000多两。古代诺邓的商路驿道,东向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茶马古道”通兰坪、丽江、西藏。其时四方商贾云集,百业昌盛,物尽其美,货畅其流。村中集市每月“赶”四次,逢初一、十五“赶大街”,初八、二十三为“赶小街”,街道都因山就势,虽然路面不宽,但北向山坡一面开的店铺也有二三十家。因诺邓地处山谷,几面山坡上到处构建着层层叠叠、密密麻麻、风格各异的民居,院落形式如“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滴水四合院”、“一颗印四合院”等等,由于山势较陡,前后人家之间楼院重接、台梯相连,往往是前家楼上的后门即通后家的大院。村巷村道都是清一色的石板铺就,且三步一阶、五步一台,谁也数不清全村总共有多少级台阶。
经济兴则文风盛。诺邓文风盛行,在明清时达到了鼎盛,人才辈出,在清代云龙中进士的三人中诺邓有两人,举人,贡生,秀才则不胜枚举。在历史上有被称为“滇中儒杰”(举人黄桂)、“蜚声朔北”、“文章为天下士知”者,可见其科名鼎盛、人才辈出。
诺邓村在元、明、清时期形成了约20个姓氏,分别来自江西、河南、江苏、福建、四川,以及云南省内的大理、洱源、邓川等地。许多落籍诺邓的姓氏,其先人原来都是到此为官,从而留下了子孙后代在这里,其中段姓为大理国王族之后。
诺邓是个白族与内地汉族的混血儿,这里的先民是白族,族谱却是由内地迁来的,不管曾经是什么族种,后来都逐渐被当地白族文化同化与消融,形成了今日诺邓特有的内地汉文化与当地白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民族文化。
诺邓如今已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凡在中国大地上见到的寺庙、牌坊、会馆、祠堂、府第、巷道、墓葬……在这个小小村落里都有,亦是研究中国古代盐井文化的活村料。
汉武帝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其中就有以诺邓为中心的比苏县,“比苏”意为“有盐的地方”。从这名字即可得知诺邓是以开采盐井出名的,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现在的盐井防止被污染已经被保护起来,只有经过允许或者开采季节才能开启。
古代制成的食盐需要交到盐局,才可以贩卖到各地。由于诺邓古镇的盐井吸引了各地的商户,成了“盐马古道”上的重镇。
诺邓古镇有“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的旧址,后来因为外迁,这里就演变成了诺邓黄氏家族的住宅。家族人还将提举衙门改造成了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家族一共出了两进士、五举人以及上百名的秀才。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