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扇头”是男家迎亲时的一精采内容。花轿进了新郎家,锣鼓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新郎身穿长衫,头戴礼帽(毡帽),足著鞋袜,手执摺扇,一改平时的装束。就在这喜气洋洋的氛围中,新郎端立中堂门前,合手向花轿作辑,表示欢迎;有的新娘在轿里也站立起来,表示回礼。礼毕,新娘则由两名女性的“牵娘”人搀出花轿,踏着铺好的草席缓缓地步向中堂。
新娘进了中堂,稍停片刻,接着新郎手执摺扇进去“打扇头”,这扇叫“清阳扇”。“打扇头”是最引人嘱目的一幕,大人小孩都争着挤着要看。其实,动作很简单:新郎用扇子的末端,揭开新娘的红头巾,随手照准新娘的脑袋“霍、霍、霍”敲三下。有的胆小的新郎,羞得不敢正视新娘,敲罢三下便匆匆离去,新娘是个啥样子,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知道。
男家迎亲,家添人口,家里忙着筹办结婚物品,亲友则忙着“送字”,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旧时的“送字”是亲朋好友送给新郎最有纪念性的礼物。古人有名有字,徐闻人的字名,多是于结婚时给起的。
新郎给新娘打过扇头,稍停片刻,便双双进入堂屋“拜堂”。拜堂的礼品中,除了有一般节日祭祀的饭酒之外,还特设一个装鸡头和猪肚尖的碗子。这鸡头称“半路鸡”,是宰一只小公鸡煮熟后,斩下脖子连着鸡头。再给鸡嘴里衔朵小红花,然后把它栽在装有染红了的粉条、金针菜食品的大碗里,使鸡头端端正正地高高仰起,摆在众多祀品的中间,位置突出而显眼,这是祈求祖宗赐福保佐新俩口生育男孩的夫妇瞩目。于是,当新郎新娘拜过堂,鞭炮一响,早已站在周围想夺鸡头的男男女女,便一拥而上去夺这个鸡头。眼明手快的夺到了,便心满意足地拿回家,夫妻共享,以此寄托着生育男孩的美愿。
过去一般人家婚宴不发请贴,只是寄声。到了婚期,亲戚自己提早一天来搭界,打灶、走做,顶桌,杀猪宰羊。
搭界,搭帐蓬,以防日晒雨淋。
打灶,在家中用烂泥巴和稻草、石头垒起土灶,家家户户的借桌椅,租碗筷。
连日连夜的操持,炸泡面、炒八宝饭、泡鱼肚、宰羊、煮元蹄火腿,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天清早要赶着宰鸡杀鸭,非常辛苦。
解放前,曾设落席酒。连吃三天,但最好的还是结婚的当天那餐。解放后,只办一次酒席。一逢办婚宴,通村人都要吃,叫做“打过伙”。
三天后,拆界,送新倌新娘去村回路,还要请至爱亲朋吃上一餐。
拜完堂,新郎新娘在媒婆的带领下,请公婆父母、房公叔伯、伲姆伲婶、姑爷姑奶等人吃槟榔。新人俩捧着槟榔盒,逐个作恭作揖,亲人摄去一口槟榔,就要给新郎新娘拴衣带(给红包),这些结包都成了新人的私房钱。事后,家中父母则还送给吃槟榔的亲戚每人一条毛巾。
“旋桌”这一风俗,给旧社会里的新婚之夜增添了情趣和欢乐。
婚后,第三天清早,岳父母趁早派人往男家送油,就是用最好的花生油,大概10斤、8斤的,送油后,接着男家安排新婚夫妇回路(回门)。回路也要找个伴郎,回到外家,房公叔伯、三姑六姨,通通过来看伲倌,伲倌坐在大厅的右侧(因为是小辈),让那些亲戚们品个够,姐妹们就拉新娘去谈悄悄话、心里话。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