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婚俗程式复杂,内涵丰富,表现了仪礼、道德、理想、文化、喜庆、美满、祝福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不断创新改变,但大的程式和信仰仍基本保持着传统婚俗。大体有下面一些程序:
提亲是男女婚姻的开始,古时叫"纳采"。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为男女婚嫁的定规,媒人成为提亲牵线的必不可少的中介人物。媒人多为能言利嘴,有一定社交能力的年长老婆和老汉承担,媒人为说成一门亲事,跑前跑后,扮演了牵线的重要角色,多数媒人完成了男女美满的婚姻任务,也有的媒妁之言造成亍许多婚姻悲剧,往往人们流传说"当过经纪说过媒,眼瞪就是贼"。解放后人们把媒人又叫"介绍人",有的称"红娘"。
订婚古时叫"纳吉"。订婚前,男女双方要择定吉日,举行订婚仪式,日子一般选在逢三、六、九日,女方多是姑、姨、舅母、嫂等人去男方,男方热情接待,必备两顿饭,上午馄饨,中午坐席,并给女方备有一定的礼钱、布料、衣物等,意为这门亲事已订。
送彩礼古时叫"纳征"。一般由女方要多少彩礼,由媒人从中说合,过去有银元、纸币、绸缎、衣物、金银玉器等。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彩礼也发生了变化,解放初现金变成一份礼或二份礼,(一份礼120多元)和一部分布料、衣物;文化革命期间要劳动工具、红宝书等;80年代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高低柜、沙发等;90年代少则几千元,多则达万元,城市还要三金(戒指、耳环、项链)三大件(冰箱、彩电、收录机)o现阶段不少人也象征性的送礼,女方经济条件好的也有由女方出资筹办彩礼。
定婚期古时叫"请期",就是定结婚日子。一般由男方选择良辰吉日,请媒人与女方家协商,征得同意后,确定结婚日子。农村有的找阴阳先生择选吉日,有的按三、六、九订日子,一般安排在秋冬天凉农闲时向。现在城市一般安排在五一、十一的节假日期间。
祀先是婚礼前一天必须进行的祭祀男女两方祖先的礼仪。由男方宰杀一头汤猪,油食一盒,(用,糖稀和面,手捏成环形轮盘,再用油炸,俗名叫油炸轮,由大到小垒成尺余高的宝塔形)另有焚香一股、大爆五枚,小爆一鞭,先在男方祖先牌位前供奉。之后,一行五六人,人抬肩挑送至女方,将供品陈列女方院中央,行祀先礼。后由男方代表征询女方要员有无未竟事宜,如有,立即补办。如无,即将汤猪由耳后纵截一半,连同油食留给女方。另外将四色红包交给女方,即告祀先结束。现时祀先男方一般给女方拿大肉几十斤,蒸食(献爷馍)五个,点心两包,鞭爆一串,白酒一瓶,毛巾一条,红包四包,水果糖数斤,代替了过去的礼品。
婚礼在古时叫"亲迎",是婚俗中最重要、最隆重的礼仪。结婚这天,男女双方必备宴席,招待亲朋。新郎、新娘梳妆整衣。过去要备花轿和大红马,新娘穿龙袍、戴凤冠,坐花轿,新郎戴礼帽、插金花、披红绸、骑红马,以显荣耀。门庭粘贴红对联,悬挂翠灯,正庭或院中设祭祀牌位,悬挂祖先影像,摆香炉,点蜡烛,有大喜之日,不忘祖先之意。新娘坐花轿前,五谷震邪,父亲点燃干草,围绕花轿转一圈o'轿内放一只大红公鸡,为引魂鸡。花轿抬至男方家大门口,新娘下轿前点放鞭炮,喜迎新亲。新娘脚踏编织的地毯或红布,双手捧铺绳子(织布用具,谐音圣旨),意在抱的圣旨下轿,显示贵人下轿,并由·姑、姐等亲人二人手扶新娘行进,新郎由红绸牵引入院中。拜天地、拜祖先、拜高堂、拜亲友。解放后,一般不坐轿,不骑马,50年代一般坐牲口拉的轿车子,60年代一般坐拖拉机或骑自行车,70年代坐大卡车,现今一般坐小轿车,送女的一般坐面包车和大轿车。新娘一般穿的是红颜色的时装,新郎一般穿的是西服系领带。
男、女双方家庭婚礼这天都对来宾热情接待,早上吃馄饨,中午设宴招待,过去一般宴席先是酒菜盒子,后是八大碗或十三花。坐席一般一席六人,上席坐年老者,特别是舅父母必坐上席,外甥忌坐上席。新娘和公婆这一天同坐上席,显示新娘这天与公婆同起同坐,大大提高了新娘贵人的地位。
耍公婆有祝贺之意,由邻里爱耍的人将公婆打扮得非常古怪,插红花、抹黑脸、画眼圈、挂铜铃,身穿奇服,有时让婆婆骑上黄牛,公公拉上黄牛在巷道中游来游去,闹得公婆不好意思,任人摆弄,众人欢乐无极。
闹房是婚礼的尾声,一般在黄昏时进行,闹房的主要是亲朋好友拥入新房,多数是小伙子和小媳妇,想出种种花样的节目,让新郎和新娘表演,以示夫妻甜美,逗大家欢乐。无论怎样耍闹,新郎、新娘都得依从,不能表现出不满情绪。常见的节目有啃苹果、钓鱼、咬糖、点香烟等,高雅的有唱歌、猜谜、跳舞等。整个闹房有婚前教育、勾通爱情、祝愿吉祥等意义。
新婚第二天,新媳妇梳妆将毕,婆婆就顶一条头帕,持一把新扫帚,一进新房门,啥也不说,弯腰就给媳妇扫地。新媳妇急忙阻挡接过扫帚,婆婆就将头帕系在儿媳的头上,并从手指上取,下一枚事先备好的戒指交给儿媳。从此,儿媳就承担起每天"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任务了。这是韩城人以身教代言传的"交扫帚"的风俗。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