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麻扎村(吐鲁番传统维吾尔族村落)(2)

惠泽2024-08-07

中国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麻扎村

从吐鲁番坐车子随着火焰山赤红的山体向东而去,进入一个叫吐峪沟的峡谷,沿石阶而下,一个小小的村落藏在沟底。全部是干净的泥土的黄色,和山浑然一体。随山就形,房屋挤挤挨挨地随着谷地、溪水的走向安排自己的形状,这就是麻扎村。

黄粘土生土建筑,在吐鲁番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吐峪沟居民继承了两千年前用黄粘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房屋建筑均是以黄粘土建成的窑洞式的建筑,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吐峪沟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造型优美、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幸存年代最久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民宅还是前年的佛窟,都是用黄粘土建造,至今还闪烁着独特的《黄粘土文化》的光芒。

吐峪沟麻扎,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吐峪沟麻扎,全称是“吐峪沟艾斯哈布凯海夫”〔波斯语,意为“圣人住的洞穴”,麻扎,指穆斯林的墓园〕。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传说他的弟子叶木乃哈等五人最早来中国传教。东行至吐鲁番盆地后,终于有一位携犬的当地牧羊人成为第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中国人,这六人长住此地。他们去世后,被埋在吐峪沟麻扎。这里虽在内地背包客中还很少有人知道,但在穆斯林心中俨然是一处圣地,称其为“小麦加”。按他们的说法,到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去吐峪沟麻扎。

这里的麻扎有的是圆柱体,有的是圆锥体,据说贫富级别不同的穆斯林,麻扎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已经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眼前成百上千的麻扎在火焰山山脚下铺陈开来,静默无语,背后的山体似无言的墓碑,而那如焰的山的肌理,又仿佛古老的碑文。麻扎与山体同为赭黄色系,与深蓝的天穹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这种热烈反倒传达出几分苍凉之感。

萨满教的遗存:

“七圣人麻扎”周围竖了不少的树干,树干上绑了很多各色布条,在盛大的节日里据说有时还演变成跳一种古老的舞蹈。

穆斯林的这种习俗最早缘自萨满教。萨满教在古代的西域新疆十分盛行,各土著居民均信奉。发展到晚期,萨满教里出现了专司祭祀的“萨满”(一种神职人员,因此人们叫这种宗教为萨满教)。在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中,萨满的地位很高,相当于现在的阿訇。而萨满教延续下来的一些习俗被原信萨满教、佛教、后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演绎到他们的伊斯兰教中。

在“七圣人麻扎”周围同样竖有的这样的木柱上也绑有五颜六色的布条,在麻扎里也有来朝拜的信徒们供奉的各色布条。

吐鲁番盆地的宗教不仅包括世界性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摹尼教、景教,还包括邻近的民间宗教,尽管这些民间宗教没有产生过长期的影响,如道教、印度教和苯教,但却留下了一段永久的混合,而这种混合的结果是,宗教在这里变得共融。

吐峪沟石窟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了,它是吐鲁番佛教兴起时最早开凿规模最大的石窟。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驿站,在新疆宗教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现存的是多出佛教石窟遗址中,吐峪沟千佛洞石窟的规模居第三位,因建造早于敦煌莫高窟、保存的早期壁画遗址较多而引人瞩目。

吐峪沟大峡谷位于鄯善县境内火焰山中段,北起苏巴什村,南到麻扎村,两村间的峡谷长约十二点五公里,大峡谷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南北两端有简易的盘山公路相连通。南谷口西南距高昌古城十三公里,位置优越 。吐峪沟大峡谷有火焰山最高峰,海拔831.7米。

充足的日照,对比强烈的温差,和千年不断的水流,这里也是生产葡萄的好地方。

麻扎村傍河而建,依山势而拾阶而上。村中小路黄土连连,桑葡满沟,春天的4-5月和8、9月,嫩绿的桑枝、葡萄覆满小村,满是甜腻。

最值得流连的是村中每户人家的小院、巷路。院落套院落,巷路接巷路,曲折蜿蜒,猛不丁,会误入“歧途”,进入废弃的死胡同。

村中的维族人生活悠闲。农忙时可在葡萄架下看到他们弯腰挥坎土曼的身影,农闲时可见他们坷蹴在老桑树下、土屋门前闲聊的情景。假如恰好是礼拜时间,他们会扔下游人和闲聊的话题,迈步走入村中惟一的一座清真寺中,20分钟后,他们会再回来和你接着聊。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