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客家竹板歌

心慈桑2024-01-03

客家竹板歌

竹板歌是流行在贺州市客家人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由于歌手在演唱时双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制作,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半,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歌者在手执的两片两边缘削成锯齿状,谓锯板;右手执的两片叫平板,无齿,也有为握得稳不易滑落而在边缘上半截加制少量锯齿的。

演奏竹板时,锯板用手掌挟持,以虎口为支力点,拇指根骨卡板内缘,食指和中指第一、二节卜板外缘,握中段,用手劲伸震,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竹板歌本是过去衣着褴褛的流浪艺人走街串巷卖唱,借此乞讨点钱米苦度岁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在旧社会,唱竹板歌的乞讨艺人地位低下,别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民间习惯在其姓氏后加一“满”字以便称呼,如朱满、李满、廖满等。艺人唱歌,伴以“沙沙乐、沙沙乐、沙乐沙乐沙沙乐”的竹板乐,所唱歌词随编随唱,灵机应变,可谓“见人说话,见鬼打卦”,总能博得听者欢心。如歌手入市场猪肉行行乞,即随口唱道:

竹板打来闹洋洋,

一脚踏进猪肉行,

今日老板系大方,

奔理(给了)猪尾奔(给)猪肠。

在市场行乞的艺人,若得到主人打发的一些钱米,便会以歌感谢:

竹板打来闹吱吱,

今日来到某某市,

谢仪(你)奔(给)钱又奔米,

今年定系好生意。

歌手除在乞讨中随编随唱外,也有在夜里固定一处为劳累一天的群众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赵玉林》、《胡中庆》、《高文举》等长篇唱本的。围听者多为苦力工人和贫穷市民,他们赠给歌手三五文钱或者捐点米和青菜,以求得较长时间的精神享受,这就是竹板歌之所以成为客家人喜爱的民间文学演唱形式的原因。

解放后,民间艺人地位大变,他们不再走街串巷行乞,能专心致志地向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在党的“百花齐放,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竹板歌得到了新生和发展,那些文字记载的唱本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修改、补充,在群从中健康地流传,同时,民间艺人还不断创作出内容健康的唱本,竹板歌因此登上舞台,成为民间文艺演出的一各形式。

竹板歌押韵较为严格。四句板的押一、二、四句脚韵,五句板的押一、二、四、五句。这类长歌在客家地区流传不少。赵玉林、高文举、梁山伯、孟姜女几个传奇人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在客家地区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主要得力于“竹板歌”中几篇叙事长歌的广泛传唱。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