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家村是民族英雄于谦后裔所建,以工艺精湛、独具特色的石头村落享誉海内外。村庄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石头街道3700多米,全用石头铺砌,民居楼阁均用石头砌筑,营造了一个罕见的石头王国,整个村落完整地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于家村地处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山区。四面环山,北高南低,环境优雅、隐蔽安详,有“不到村口不见村”之说。在这里石房石院、石楼石阁、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街石巷...只要你能看到的,摸到的,全部都是石头,那种古旧的沧桑感迎面而来。全村共有石头房舍4000多间,石板街道3700余米,石井窑池1000有余,石头碑碣200多块;于家村,因石头超多,所以叫石头村。
于家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直系后裔的繁衍盛地,至今已26代,400多户,1600口人,全村有石头房屋4000多间。
于家村的先人们对建房布局和街道设置都有明确规范,东西为街,南北为巷,连接街巷的谓之胡同,全村古街总长3700多米,街宽3—4米,巷和胡同宽约2-3米,这些窄窄的街道,全为青石铺就,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这些明清古街,岁月沧桑,人来畜往,街巷石头都被磨得细腻光滑,尤其在雨水的冲刷下,熠熠闪光,成为石头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500年前,于谦之子隐居井陉南峪村,留有三子:于有道、于东道、于南道兄弟三人。成化年间(约1486年)因生活所迫,于有道携家眷秘密迁居于这旷野深山隐居。当时这里荒无人烟,于家人“与木石居,与鹿逐游”,生活条件十分困乏,其族人以顽强的精神,艰苦创业,开拓生活。他们用石头搭房垒屋,造石具开荒种田,炊饮餐具全部用石头打凿而成。春风秋雨,世事沧桑,于家人在这里依漫山石头,开一方乡土,繁衍生息,由几户人家,发展到一个石头村落。目前,这个石头村已有1600多口人,繁衍至今24代,村里人95%以上是于姓。
于家村的古旧房屋基本有两类,一类是明清时期建的瓦房,现仍保存有近千间,青石墙,灰瓦顶,古色古香,雅俗兼备。另一类是石券窑洞,这是当地的特有建筑。窑洞墙宽近一米,用加工的石头垒砌,顶厚一米许,以天然石拱券。石头窑洞就地取材、无梁无柱、左拱右券、结构奇特、坚固耐用、美观大方、墙宽顶厚、冬暖夏凉,实乃民居之精品。
村里最具特色的建筑是清凉阁,此阁兴建于明万历九年,下两层为全石结构,上层是砖木结构,形状与北京前门箭楼相似。清凉阁下两层没打根基,由一块块巨石垒砌,有的重达万斤。整个建筑都是由未经雕琢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垒砌而成,在于家村众多石头建筑中堪称典范。据说清凉阁是村里一位叫于春喜的人自己建的,原计划建九层来着,可惜后来受伤,得破伤风去世,后来村民就修了三层。
清凉阁共有3层,第三层是村民用木砖补葺的。其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奇巧,雕梁画栋、五脊六兽、斗拱重檐。东门悬有风动石匾,西门高挂扇形镏金匾,南侧嵌有圆雕龙头、扇形匾上书“清凉阁”3个镏金大字;风动石匾制作古怪,双童簇拥梅花鹿、大风不动小风动。
于家村的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四合院大多为坐北朝南,正房建在三至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大多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最有名的四合院是“四合楼院”,这座上砖下石建筑物,始建于明末。占地两亩,房屋百间,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宏伟高大,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宽敞明朗,冬暖夏凉。这座四合楼院的家族在明清时期出过十二名文武秀才,在这深山僻壤之地,实属不易。
于氏宗祠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石头四合院。我们看到,宗祠的大院北面(正房)是祠堂,门首悬挂“僾见忾闻”金字匾额,门口两边挂有镌木楹联,上书“基业远遗祖德恩泽大,藻苹时荐百世水源香”。祠堂正中设有于有道神龛,龛内牌位两侧是四条透雕金龙,上捧一寿字,牌位正中刻有“始祖于府君讳有道配贾氏神主”金字。按于家村村民的说法,于有道即于谦的长孙。于有道有五个儿子,家谱上分为五股,黄缎围帐制成的家谱上,排列着星罗棋布的先逝者姓名。
石头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西部。1998年11月1日被河北省民俗学会命名为"于家石头民俗村"。 石头村现有400余户人家,其中95%以上的村民是于姓,相传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谦的后裔。先祖于有道迁来时,这里还是一片旷野,"与木石居与鹿豕游",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村中大多男子都是能工巧匠,他们祖祖辈辈靠自已的双手将石头修成梯田、雕成石器、盖成石屋、铺成街道,直至建成庞大的石头村落。
于家村在建村之初,先祖们对蓄水、用水就非常重视,于康两家各有安排、于氏先祖生有五子,共分"五股",在南山脚下挖了五个水池,取名"大爷池、二爷池、五爷池";康家在东山脚下也挖了一个水池,取名"康家池"。由于水珍贵,对水管理甚严,如清乾隆三十九年所立的"柳池禁约"碑就规定,对孤、寡老人照顾;对偷水、浪费者处罚。
后来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各户开始自找地方打井、修窖,有的在村边,有的在路旁,有的在地头,有的在山上,有的置院内,有的盖井房,一年复一年,越来越多,全村上下,家家有井,户户有窖,面面有池。犹如繁星,形成了一个罕见的井窖池网络。真武庙位于石头村正中的真武庙坐北朝南,始建于嘉靖年间,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庙宇,进入此庙,先要登十五级台阶,拾级而上,原本低矮的庙门在抬头之间显得高大威严,庙内正殿供有金面真武塑像,院内有一块仅存的石碑,记载了于家村的建村方略、建材方位以及于家村原名等内容,是一本难得的"村史"。如今真武庙内塑有于谦的像,两边的墙上是密密麻麻的于家村家案,这是一部记载了已逝的于家祖祖辈辈的家族发展史。
千姿百态的石头文化,淳朴深厚的民俗风情,这就是于家石头村的美妙。"东阁西塞南洞北寨面面皆有古景点,春游夏游秋览冬赏季季都是好风光"便是对石头村的最佳描述!
真武大帝的别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荡魔大帝、真武帝君、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玄武、玄龙。
真武大帝为盘古之子,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中华之祖龙。
七宿之中有斗宿(玄武七宿之首)。道教重视斗星崇拜,称“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是人从投胎之日起,就从南斗过渡到北斗。人之生命寿夭均由北斗主其事。因此,人祈求延生长寿,都要奉祀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属水,当能治水降火,解除水火之患。明代宫内多建真武庙就为祈免水火之灾。
据说玄字冲了宋朝皇帝的忌讳,所以从宋朝开始,玄武渐渐变成真武。北宋时期,真武的形象仍是龟蛇。到了南宋,真武人格化的传说开始日益繁盛。宋 高承《事物纪原》中即记载了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营中有卒见龟蛇者,军士因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渴,民疾疫者,饮之多愈”。 真宗闻言,下诏建观,赐名“祥源”。于是人格化的真武诞生了。其形象多道服羽梳,被(披)发仗剑(故称披发祖师),颇为勇猛。有关真武身世、神迹的传说也 逐渐流传开来。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