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州向北沿楠溪江溯流而上约两小时车程,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西岸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保存基本完好的、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村落,这就是芙蓉村。由于该村的西南面有一座山,山上有三块高高耸立的悬岩,其石色白中透红,每当夕阳西下时,那三块悬岩就全倒映在村中的一个大水池中,看起来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芙蓉村因此而得名。
芙蓉村是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是指道路交汇处的方形平台;斗,是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是“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七星呈翼轸形分布,八斗为八卦形分布。道路与水系交叉纵横,成为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用处颇多:和平时期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用来防火、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等。战争时期,“星”可以用来作指挥台,“斗”可以用来贮水以防火攻。
此外,“七星八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芙蓉村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般。由此看来,芙蓉村的先民们在设计村子的功能上,真是煞费苦心。历代在朝廷做官的有十八人,被称为“十八金带”。
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动人魅力。芙蓉村坐西朝东,纵横各四百米左右,呈正方形的村寨古城,四周筑有寨墙,寨墙用蛮石砌成,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
芙蓉村内有大小宗祠共18座,其中规模最大、最为气派的宗祠就是陈氏大宗祠。它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的北侧,陈氏大宗祠是礼制建筑,因而格局严谨,形制完备。
除礼制建筑和文教建筑之外,这里的民居建筑也各有特色,现村中还留存有明清古民居三十余处,有代表性的有司马第大屋、将军府等。芙蓉村现在还保存着别具特色的七座寨门,南寨门也这是一座楠溪江常见的石券门,全部用原石砌筑,非常厚重。
从寨门进内,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湖水清冽。湖旁花木繁丽,芳香袭人,湖中建有亭树,石桥缀之。村内沿寨墙、道路引溪水。民宅布置水车众多,以沟通各“斗”形成的流动水系。宅边、道旁清流涓涓,环境优雅。村中民宅大多系木质结构,以参差错落的屋顶,朴实素雅的形态,优美亲切的比例尺度,白墙青瓦的明快色调,兼以家家石砌矮墙,户户绿树成荫,使整个村落构成一种和谐美。
芙蓉池位于长塘街南侧,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池子并不太大,但是设在芙蓉池里的芙蓉亭却十分安适。芙蓉亭是一座带有阁楼的歇山顶式建筑,有4根支柱、12棵檐柱,周围有美人靠。如果在盛夏太阳落山以后,吃过晚饭,村民们闲坐在亭子里,当是很惬意的。如果只看这水榭,也与公园里的相仿,既可乘凉,也可欣赏美景。
但这里毕竟是村子而不是公园,既然是村子,那么就不可能只把水榭当作观景之所,它还要具有生活功能。芙蓉亭建在水中央,两边有石板桥与两岸相连,一边是长塘街,一边是民房。在民房一边,有石阶通往水边,可以在石阶的最下一层洗衣洗菜。西面不远处是芙蓉书院。南方的小镇,文化气息很浓,这样一个小村子,也有书院,算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围以卵石砌成的寨墙,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东面寨墙正中开一寨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有樵楼,可观望四方,雄伟壮丽。其余三面开五小门。从寨门进内,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湖水清冽,湖旁花木繁丽,芳香袭人,湖中建有亭树,石桥缀之。村内沿寨墙、道路引溪水。
走进门楼,在村落靠前正中的位置,有一座气宇不凡的建筑,这就是“陈氏大宗”,即是芙蓉村陈氏宗族的祠堂,古时,这里为陈姓族人供奉神主和祖宗牌位、聚会议事的公共场所。陈氏大宗始建于明朝,主轴线东西走向,平面工整对称,共两进,前院有光宗耀祖门、“乡帮鲜俪”影壁等,正厅两侧为宽敞的走廊,与正厅相对的是一座精美小巧的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起,陈氏族人在这里举行祭神和祭祖活动,唱戏三天三夜,还举行舞鱼灯等活动。
位于村落的正中心,有一座芙蓉亭,四面环水,占地面积约五十多平米,基座用鹅卵石砌成,空透玲珑,飞檐翘角,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而得名。芙蓉亭南北有条石相通,村里人都喜欢聚在亭中,享受一份宁静与祥和。每当夕阳下山时,亭影、屋影、山影倒映在水中,格外富有诗情画意。此外村落还有书院、庙观、路厅、寨墙、寨门等建筑亦各具特色。
据明弘治十年(公元一四九七年)《陈氏宗谱》记载:唐朝末年,有一对陈姓夫妇为了逃避乱世,从永嘉县城往北迁徙,沿着楠溪江来到这深山坳里,看到这里前面就是楠溪江,后面就是芙蓉峰,景色秀丽,风水鼎盛,于是在这里结庐定居。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已经形成了几百户人家、几千人口的陈氏宗族。历史上芙蓉村陈氏宗族曾遭受劫难,在南宋末年,元兵灭金后大举南下,攻占临安,咸淳元年南宋进士陈虞之率芙蓉村全村义士八百多人拒敌勤王,在深山中前后苦战三年,最终因弹尽粮绝,困战悬崖而全部壮烈殉难。芙蓉村遂被元兵荡为平地,直到元末明初时才得以重建。
山川秀丽,必有俊杰。在古代芙蓉村的耕读文化十分昌盛,曾出过多名进士,今天的大宗祠里还挂着一块金龙盘边的状元匾。据说在南宋时,这里离京城不远,村子里便同时有十八人在临安做官,当时号称为“十八金带”。在近代,辛亥革命名人陈坭夫先生就是芙蓉村人,陈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投身推翻满清封建帝制的革命活动,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徜徉在芙蓉村里,可以体验到小村生活恬静而充满生气。虽然房屋已显古旧,尽显沧桑,但是掩不住它的内涵。历史本身就是弃旧从新,但是历史的痕迹却让人深沉。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