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吴鲁

羁绊2024-09-18

闽最后一位科举状元 吴鲁

吴鲁(1845年-1912年),字肃堂,号且园,晚号老迟,又号白华庵主,历任陕西典试、安徽与云南督学、云南主考、吉林提学使等,清末政治人物、教育家、书法家、诗人,福建晋江池店钱头村人。他也是福建历史上最后一位科举状元,与开闽甲第进士、晋江池店潘湖人欧阳詹,首尾呼应,实属晋江乃至泉州科举史上的佳话。“吴鲁好大字”与“吴鲁中状元——成钱头”,成为泉州民间口碑和口头语;吴鲁所写的《百哀诗》以及他与“岳飞砚”的夙缘,至今流传。

喜书法,好大字

“吴鲁好大字”,是讲吴鲁坚持挥毫勤于习帖,出入欧颜之间,尤其致力于探索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的《麻姑仙坛记》,加以认真临摹科举名卷,喜欢书写大字,开创“吴书”的流派。至少在泉山晋水之间,仍留下许多碑刻墨宝。

如1911年发起募捐建造连接闽粤交通的顺济桥的杨阿苗,在他的故居里,花厅里10幅漆绘条幅中,就有吴鲁狂草:“某伯诗如神龙吐珠,明月欲语”,可惜“文革”期间为沥青所盖。

据传吴鲁本来欲与清末旅菲爱国华侨、南安官桥人蔡资深缔结儿女亲家,后虽因成婚前双方儿女不幸谢世未能成就秦晋之好,但吴鲁同样在融合中外建筑艺术、具有闽南传统民居典型代表的蔡资深民居中留下墨宝。

而在闻名泉州的吴氏大宗祠——东观西台里面,吴鲁曾经题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闻诗知国政,讲易见天心”,还为大宗祠的建造题写碑记,其中第二进的木柱联语,“御史大明开府第,状元光绪耀宗祠”,下联讲的就是吴鲁以光绪庚寅年恩科一甲一名殿选状元,为古泉州区域(含今莆田、仙游、厦门、同安等)自明代庄际昌高中以后270多年再出现的状元,也是清代泉州府唯一状元,更是闽南吴氏千百年来未有之盛事。另外,他还为池店镇新店村写的《雁山修路记》石刻等等。

中状元,成钱头

“吴鲁中状元——成钱头”,“成”在闽南有“使其产生价值”的意思。据吴氏族谱序言记载,“钱头村”位于“清溪一弯”的泉州晋东小块平原,吴氏一族大约于明朝末年从浙江钱塘迁来此处,继续沿江而居的生活,所以钱头村古称“钱塘乡”。原来仅仅数百居民,田陌清溪,山路蜿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一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因为吴鲁大魁天下,一时间冠盖满钱头,前来交结契阔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乡村小道也变得车水马龙了。据说,当报子将吴鲁高中的喜报传来的时候,吴鲁的夫人尚在田间劳作,闻讯才慌忙赶回家中。这时的吴鲁已有官品,夫人仍然坚持田间劳动,除了说明状元公的清廉平和、家属的勤勉本色之外,封建社会的炎凉世态,从中可见一斑。

其实,吴鲁早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就荣登拔萃科,到北京进入封建时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就学,越年受刑部七品京官,任满升刑部主事,充秋审处总办,光绪十二年(1886年)考军机章京。光绪十四年,吴鲁就近在人才荟萃的顺天府参加乡试中举;十六年,殿试状元及第,受翰林院编修。吴鲁一生未能担任实职,不能施展治国救民的抱负,只能“六掌文衡”,为国选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