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灵城农历五月二十八古会,沿承于由来已久的城隍庙会。城隍,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神祇文化之一,是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究其来历应可追溯到周朝。周朝的祭祀,除夕要祭祀8种神,包括水(即隍)和庸(即城)。城隍作为神明来崇拜,据说就是由此衍化而来的。自汉代开始,特别是唐宋年间,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城隍庙如雨后春笋,城隍祭祀还被列入国家祭典中,后唐起册封城隍的活动不断。
明太祖朱元璋对城隍尤其重视,他在洪武元年开始将战争中牺牲的将士封到各地做城隍老爷,并且严格规定了城隍的都、府、州、县的四级制度,还下令各地城隍庙统统不得杂祀其他神灵。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明清时期,每座县城相继修建了城隍庙,城隍信仰达到鼎盛。
据县志记载,灵璧的城隍庙“设庙于元,及至明,知县周荣重建,在县治东北,万历四十七年,知县陈泰交又更新之。国朝康熙十二年,知县马骕又新之。”据老人讲:文革前县城城隍庙街南端有占地四亩规模宏大的城隍庙,文革中被撤除。城隍庙里的塑像与配神是:正殿之中祀奉城隍大神,两旁分列八大将、判官、牛头、马面、黑白无常、钟鼓神以及十殿阎王、十八司等地狱塑像,府城隍庙里则有更多的配神。
为什么灵璧的城隍庙规模如此宏大,而五月二十八古会又能沿承至今呢?这与明成祖朱棣皇帝有关。康熙《灵璧县志》记载:明“靖难之役“后期,朱棣督师南下,接连攻破东阿、等县,并越过徐州。4月,两军大战齐眉山(在今灵璧县西南娄庄境),开始朱棣大败。因“梦感城隍,力斫追将之马”,最后取得了胜利,朱棣登基后,因感念灵璧城隍神力,加爵为“灵应侯”,这样灵璧的城隍神就“ 与州城隍等职”了。
按照城隍神的官府祭祀时间,不仅每逢正月元宵、城隍寿诞、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这些大日子,官府衙门循例举行官方祭祀,同时或他时举行的民间庙会活动更是香客云集,热闹非凡。灵璧五月二十八日的城隍庙会,则是城隍寿诞(五月十九日)祭后的民间庙会之日,因此时小麦已经收割,农忙结束,有时间赶庙会,既是祭祀城隍,也是庆祝丰收。城隍神在民间被认为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也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所以,灵璧县从明成祖加封灵璧城隍与州府同等级别以来,民间就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在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一直延续至今。
五月二十八古会如今年年举办,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灵璧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五月二十八古会已经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圩古镇位于山水旅游名城桂林市东南18公里处,距灵川县城30公里,地处漓江中游,在漓江北岸由西向东沿江而建,古风浓郁。大圩古镇,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
欧阳修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特别是他的文学成就震惊文坛,被誉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代文宗,“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熙宁五年(1072年)卒于颍州(今安徽阜阳)私邸,享年66岁,赠太子太师...
索尔代维洛耶稣受难会是意大利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隔10年的10月举行。这个节日源于16世纪。从那时起,索尔代维洛每隔10年就要演出一次耶稣受难的戏剧,每次演出都极为成功,因此在国内外颇有名气,成为节日...
湖南省怀化溆浦民俗文化灯1、龙灯:溆浦龙灯是用竹札纸糊的亮灯,灯内用蜡烛照明,夜间尤如一条玲珑的彩龙,溆浦龙灯相传起源于唐朝,是我国龙灯的原形,至今只有溆浦一带保存这种非常原始的龙灯。溆浦龙灯的表演非...
咖啡对于工作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经常熬夜的工作者,不过喝咖啡杯子就很重要,一款舒适顺心的杯子能给人很好的心情,不仅如此还能提高咖啡的档次。本站小编为你带来世界上最大的咖啡杯。英国伦敦,一个...
中国的四大传统民俗除夕 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结来历 春节原名为元日,相关的庆祝活动在夏代已经开始。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
送礼节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民间传统节日。在7月举行。家族之间每3年左右举行一次;部族之间每10年左右举行一次。举办这个节日的目的是互相联络感情、消除隔阂。送礼节的风俗活动节日期间,人们准备好蔬菜、玉米、...
泰国火箭节别称火炮节。目的:泰国东北部现在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火箭节”。每年雨季到来的时候,这里的人们都要向天空发射自制的简易火箭,以示庆祝。每年在佛教徒四旬斋开始的时候举行,火箭节还作为求雨和庆祝丰...
陇端节,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壮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陇端”是壮语译音,意为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相聚。相传陇端节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对壮族英雄侬智高的纪念活动。相传在北宋年间,为...
潮汕地区古建筑形式多样,其中有一种是皇帝颁旨赏赐才有资格配建、恢弘大气的“龙头厝”。在潮阳城区,就深藏着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龙头厝”,虽然历尽沧桑残缺不全,但在古朴斑驳的身影和古风氤氲的气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