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商州婚嫁习俗

弘方2024-09-01

商州婚嫁习俗

商州是虞司徒布“六礼”圣地,婚嫁循以“纳采、问名、纳吉、纳证、请明、呈叩”六个程序。随着历史的变迁,商州婚嫁也随之变化,一般经过提亲、定亲和结婚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婚姻法》,实行婚姻自主,自由恋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陈规已被打破。除深山部分地方外,城市和农村大多数地方男女订亲虽有媒人,但多是男女先谈好后再请媒人,在男女双方家庭间起个联络作用。也有经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谈得拢则订婚的。

提亲

旧时提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男子相中某一女子,央求亲朋前去提亲,二是由媒人或亲朋牵线撮合。生辰八字相合是缔结婚姻的前题,门当户对是缔婚的基础。央媒之前,男家从侧面打听了解女子的属相、八字、品行,衡量两家基本情况,才央媒提亲。新中国成立后,贯彻《婚姻法》,男女自由恋爱,但缔婚仍多以提亲开始。

订亲

也叫定婚(本州古称作揖),即缔结婚约。定亲多在女家进行。旧时,择吉日,抬食摞,应亲男子及父母和至亲由媒人陪同前往女家。食摞内除装斗米、斗麦等礼品外,还有6至8个粗布(每布6丈),4个细布(府绸,线绸类每布8至10尺),4撮头绳(毛线,每把半两,扎辫用),手镯子1对,戒子2对,耳环2对,裹肚链子,牙签子等银制品(用红线缝于红布之上,放在食摞上面)。

届时,女家门前有一长老恭候迎接,应婚男子依次作揖后方准叩见岳父岳母。稍时,臊子面合盘端上,午饭为丰盛酒席,双方父母围坐一起边吃边谈家常,但避谈子女情况,定婚男女互不见面。席毕,男母或姑去女子房中送一些钱钞,意在女子接钱时从手掌纹络辩别拙巧程度。现今也兴订婚仪式,但程序和礼仪均较随便,无有抬食摞,送斗米、斗麦、布匹和银制品者。双方至亲会聚,除吃臊子面和午饭酒席外,男方赠送女方衣物钱财及少许饰品即可。

送迎

旧时,择吉日完婚,至少在前二十天,男方送庚贴至女家,内容是“定于某年某月某日完婚”,意在女方准备陪嫁。完婚前一天,男方送与订婚时同等礼品,另加猪肉6~10斤,黄酒一坛,女方以酒席相待。男子回家,女方送上数块红烧肉和馍饼若干,俗称送迎(也称送路)。现今,结婚日子多由双方商定或男方择日后请媒人告知女方同意,所送礼品多为完婚之日新娘穿戴之类和双方言定之物。

完婚前一天傍晚,男方由“全欢”人(指有儿有女的中年夫妇)带领把应给女方的礼物和结婚时所穿的衣服包裹起来,提上酒壶等呈祥之物至女家,女家备酒席招待后,带上满家鞋之类陪嫁返回。

迎亲

迎亲之日即完婚之时,村邻四舍都来帮忙,至亲好友必来祝贺。旧时新郎身披三色长袍、黑色马褂、大礼帽、黑布鞋,并横披由舅家赠送的红绸带,当父亲递过三杯酒(示长大成人,也有祝贺之意)后,在伴郎陪同下,率领两乘花轿和迎亲队伍在乐队的吹奏和鞭炮声中前往岳父家。新娘在伴娘的侍候下,穿上男方所送迎衣,等候迎亲。

新郎到岳父家,伴娘为其又披带大红绸带,吃过酒席,即由娘家至亲抱新娘入轿(女子出嫁不带沾娘家土)上路。回到家门,两三个手提开水,甘草的人,围轿转着并口念“甘草火,水马勺,毛头女子都走过”(示吉祥如意)。新娘入院行结婚仪式后由新郎用红绸带拉着入洞房,上炕“踩四方”(新郎脚踩炕的四角),新郎即揭去新媳妇盖头,始喝交杯酒。尔今,迎亲仪式不减,但繁锁程度大变,新郎带伴郎等一行坐车或步行到岳父家,迎亲仪式结束和新娘一起回家。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