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山西原平朱氏牌坊(外表恢宏 内涵深厚)

月夜空2024-04-10

山西原平朱氏牌坊 外表恢宏 内涵深厚

五台山的龙泉寺汉白玉牌坊堪称佛门艺术珍品的石牌坊,但忻州还有一处建筑年代更久远、建筑工艺更精美的石牌坊,它就是位于原平市上阳武村的朱氏牌坊。

朱氏牌坊实为两座,一座是清咸丰年间中议大夫、陕西延榆绥兵备道加盐运使衔武访畴,奉旨为其母朱氏所建的节孝牌坊,称为主坊,另一座称之为配坊。

武访畴是清末陕西、山西文坛官场中的一个杰出人物。少年武访畴勤奋好学,虽家境贫寒,但立志仕途,于道光壬辰年进士及第。外放相继任陕西清涧、米脂等七县的知县,以政绩卓著被擢升孝义同知,此后又知凤翔、汉中、潼州、西安府。1856年,武访畴援例加四级请正二品封典,升为陕西分巡延榆绥兵备道加盐运使衔,署理延平府、榆林府和绥德州的要务。武访畴为官清正廉明,主政陕西半省区域,所到之处兴利除弊、理喻法制,恤民生机,深得民心,被推选为全陕治能第一。咸丰初年,武母去世丁忧归里,从此放弃仕途,主讲汾州西河书院10余年。

武访畴的父亲名叫武烈,是一乡村秀才,教书为生,不料因病英年早逝,留下茅房数间、薄田五亩和孤儿寡母。母亲朱氏,28岁丧夫,含辛茹苦,教子成才。武访畴少时体弱多病,形容癯瘦,母亲劳心抚育,调护衣食。但在读书上从不姑息迁就,常常告诫:“汝父名未就而早逝,汝不可不勉成其志。”武访畴初到清涧、镇安等县主政,陕北苦寒贫瘠之地,灾害频繁,生活清苦不说,官司诉讼繁杂,劳心劳力,一身疲敝,便有辞官的想法。朱氏随任,不时开导,屡屡嘱咐,“要作清白吏,苦尽始甘来,汝应自勉之”。任凤翔知府时,祖母病重,母亲终日服侍左右,食则奉膳,寝则同床,洗衣拾秽,毫无怨言。祖母逝后,母亲扶柩归乡,不再随任,犹恐拖累儿子,其大节大孝大义之事迹为周边称颂。守节24年奉旨旌表,享年72岁。

主坊立于阳武村内,坐东向西,为四柱三间六楼结构,通高10.54米,宽11.8米,整座牌坊建在高0.96米的长方形石砌台基上。该石牌坊移分四层,重檐歇山,楼顶用青瓦铺就;明楼檐下设“圣旨”牌,次楼檐下大字板题刻“巍范”、“徽音”,当心间小字板题刻“族表资政大夫、岸生武烈之妻朱氏节孝牌坊”,另一面题刻“冰清玉洁”,额仿题刻“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次间大字板题刻“柏舟矢志”、“竹帛流芳”,另一面题刻朱氏生平简介。

牌坊立柱由夹柱石固定,柱体及牌坊背面均为素面磨光,不饰图案,而其它部位则精雕细刻,浮雕《二十四孝》人物故事、春夏秋冬四季花卉、丹凤朝阳、吉祥麒麟等图案。另外,在坊前坊后设有八根石栏杆。坊前竖立旗杆并蹲伏石狮子,坊后设置有雕刻精致的影壁星人物图石屏,精致玲珑,造型逼真,刀法圆润,风格朴实。影壁两边书有对联一副:“茹蘖饮荼数十载鹄歌矢节,丸熊封鲊九重天凤诺扬休”。两八字墙侧面书有:“燕缕凛清操冰霜奇节,鸾书辉彤史闺阁完人”。

配坊实际上是一座功名石牌坊,上面刊载着武访畴一家四代人的姓名及朝廷赠封的官爵,咸丰六年(1856)由武访畴修建。这座石雕牌坊与其它牌坊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题刻坊名,因此只能称之为配坊。坐北向南,为四柱三间三楼单檐歇山顶结构,牌楼高8米,宽12米,坊体坐落在近1米高的长方形台基上,立柱仍然采用夹柱石固定。坊顶覆盖青瓦,正脊饰石雕貔貅装饰,飞檐翘角,明楼檐下为“圣旨”牌,当心间设两层小字板,第一层题刻:“赠资政大夫曾祖父廷桂,赠夫人曾祖母李氏;诰赠资政大夫祖父秉壁,诰赠夫人祖母吴氏;诰赠资政大夫父烈,诰封夫人母朱氏。陕西分巡延榆绥兵备道、加四级武访畴谨建。”第二层题刻“大清咸丰六年岁次丙辰仲夏上院榖旦”。武访畴借建坊要弘扬祖辈阴德,而祖辈的姓氏大名又不能题刻在母亲的节孝牌坊上,所以,他必须另建一坊才能完整地表达心愿。实际上,这就是建造配坊的真正目的。也正因此在配坊题刻“龙光锡宠”、“凤诏褒荣”、“克成先志”、“重裕后昆”等。

高耸的牌坊,既是武家的荣耀,也是历代妇女学习的标杆,同时也是多少年来套在妇女身上的枷锁。武家出了武访畴,为母亲挣得了荣誉,可更多的母亲艰辛付出之后,却是默默无闻。

如今,只有气势恢宏、精雕细琢的牌坊矗立在那里展示自己美貌的容颜,而朱氏的故事却被人淡忘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