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什寺塔矗立在武威市北大街,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的功绩而建造的。
罗什寺塔最早建于后凉(386-400年),塔及寺院在唐时大力扩建,明、清皆有修葺。其间于明代成为陕西凉州大寺院,英宗正统十年二月十五日,为罗什寺院颁发了大藏经,并下圣谕道:“刊印大藏经,颁赐天下,用广流传,兹以一藏,安置陕西凉州大寺院,永光供养。”此谕现完好保存于武威市博物馆。1934年,罗什寺塔被重修。
罗什即鸠摩罗什(公元344—413),是古龟兹国人,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库车人。因他少时聪颖过人,被称为“鸠摩罗什”,意思是“神童”。7岁时当了和尚,12岁游历西域诸佛教国,以精于佛学闻名。
382年,前秦皇帝苻坚得悉名震西域的佛法家鸠摩罗什的大名,遂派大将吕光西达龟兹邀迎罗什东去讲经。当罗什与吕光东返途中,听到苻坚被杀的噩耗,不得已在姑臧(今武威之古称)住锡。
吕光在383年破龟兹,征服了西域30余国,得鸠摩罗什和2万多峰骆驼,载着西域的珍宝、文物而归。
罗什大师自385年至401年,滞留在凉州达16年之久。他又潜心习研汉语,体察汉地的社会风情,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文化知识,并逐步开始了他的佛经翻译的准备。
386年,吕光回到凉州,建立了后凉国,定都姑藏。随之而来的鸠摩罗什就住在武威,讲经说法,传播佛教达十七八年之久。401年,姚苌之子后秦国王姚兴灭后凉国,迎鸠摩罗什到长安,尊为国师,奉之如神,让罗什住在陕西草堂寺译经讲法。
401年,后凉被后秦姚兴所灭,罗什又被邀请至长安,以国师之礼开始了佛经翻译的艰苦生涯,并讲解经典,培养弟子,声名愈加显赫。令人震惊的是,罗什具有超强的佛经翻译才华,据《开元释教录》卷四记载,罗什翻译的佛教经论共有74部、384卷,近三百万字。他的译著系统地介绍了大乘佛教论述缘起性空理论的经论,使当时的思想界耳目一新。他所翻译的《金刚经》、《法华经》、《阿弥陀经》、《成实经》、《中论》、《百论》等,是后代中国佛教各宗派依据的主要经典,也对中国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罗什离开姑臧后,他曾住锡过的罗什寺依旧是凉州乃至西域、中原地区驰名的寺院。后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即公元413年4月,鸠摩罗什在陕西圆寂,生前留有如此遗言:所译之经“若没有违背原意之处,火化时舌头不烂!”并要弟子们能将其不烂之舌葬于姑臧。足见其诚挚之心。果不然,火化后罗什形骸已碎,唯有舌头如生,保持了原样。
就这样,凉州的罗什寺内建起了供奉罗什“不烂之舌”的罗什宝塔,其“舌塔”始建在公元488年,而远近闻名的罗什寺更成为当时僧师信众和东、西方学士们所朝拜、交流的名寺古刹,成为当时西北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这座宝塔在唐代、五代、宋、元年间的频繁战火中尽遭不幸,屡毁屡建。而在明代,当地和来自西域、日本的虔诚僧侣又一次重建了武威罗什寺,并被朝廷钦定为“陕西凉州大寺院”,到了清康熙年间更加改观,“诚河西之胜地也”。
公元1927年在一次强烈地震中,罗什寺与供奉罗什舌舍利的罗什宝塔全成瓦砾。七年后重建之,正是今天人们眼前的这座高33米、八角12层、空心砖砌的罗什“舌塔”,塔尖高耸,塔身规正,塔基稳重。据碑文记载,塔内藏有鸠摩罗什舌舍利一粒、碎身舍利五粒、释迦牟尼铜像一尊、大藏经一部、罗什塑像一尊和罗什翻译的经文石刻《佛说阿弥陀经》等。塔基正面的楹联是“舌塔倚云镇福地,罗什妙德耀五凉”。
公元1998年,为了社会和旅游业的大发展,武威市全方位地开发和修缮罗什寺。这两年还在拓建大山门、藏经楼、地藏殿、罗什纪念堂等建筑,围绕着高耸入云的罗什舌塔,梵音经声,气象万千。这种历史传承的持续给力,势必对社会的交融和谐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深刻的效应。
世上凡是美好的事物都得经历漫长岁月的磨洗淘选,方显其久远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各时代的大师名流与当地的人民大众则是这种历史文化共同的创造者。
小百科
凉州,汉代十三刺史部之一。因在中国的西部,故又称西凉。
中国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时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省,史称“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见《京师为张轨歌》,《诗纪》四十三作《凉州大马歌》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凉州鸱苕,寇贼消。鸱苕翩翩,怖杀人),汉末三国时凉州 军阀 董卓(后为李傕)率领的西凉军(西凉政府军)和马腾(后为马超)、韩遂率领的西凉军(西凉起义军),曾纵横大半个中国,无人能敌,后均失败于内斗。
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要研究中国文化,你不可能绕过凉州。比如:佛教传入中原时,凉州是最关键的一站,佛光西来,自此扩散,才有后来的格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在凉州住过十多年,他对中国汉文化的了解,就是在凉州完成的。至今,他那个著名的焚不烂的舌头还埋在凉州,接受着历代过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国的建筑,那就更绕不开凉州了,北京西安等旧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头,就是凉州。……总之,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其发祥地就在凉州。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里,有许多相应的证据。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
驱车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向西行驶,快到旅游胜地帕福斯时,眼前出现了一片宁静的海域。海水的颜色淡淡的,格外温柔,不像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地中海那样蓝得深不可测。人到了这里,只觉得心化了,除了温柔地凝视着海...
玉环是中国文旦之乡,文旦种植有上百年历史,该果营养丰富、清甜爽口、清肺润肠。玉环位于浙江东南沿海黄金海岸线中段,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温和湿润。玉环县是国家级文旦商品...
风车日的来源风车日是荷兰的民间传统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举行。荷兰地势低洼,经常受北海海风的影响,海水倒灌入江河,泛滥成灾。荷兰人为了与海水作斗争,就利用风车排水,变沧海为良田。荷兰由此而成为...
日本国国庆日为12月23日日本是亚洲大陆东部的群岛国家。首都东京。面积37.8 万平方公里。人口1.24亿。公元645年,日本通过大化革新,确立了天皇制。天皇享有至高无尚的权力,因此,天皇的生日就被定...
古代蒙古人可收亡夫之妻,体现的是一种简单朴素的经济哲学。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关系相对简单的社会体系中,特别是像蒙古这样长期处于游牧状态的民族,一种风俗的形成,自然涵盖了诸多情理成分。古代蒙古人可收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