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韬曾主编《循环日报》,是我国最早自办成功的中文日报,并创“王韬体”(新闻报章政论),被林语堂赞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
王韬在时评、小说、诗词、翻译上均有成就,负“人中之龙,文中之虎”之誉,可惜晚景萧条,盛名散尽,以致卒年不详,令人唏嘘。天生聪慧却是科举废才
王韬本名王利宾,字子九,一字仲衡,1828年生于苏州城外。
王韬的父亲王昌桂,“邃于经学,九岁尽十三经,背诵如流,有神童之誉”,以开馆授徒为业。1847年,因生计所迫,到上海“卖身事夷”,在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开设的墨海书馆协助译事,即将传教士口译整理成文稿,因学识深厚,被西人赞为“活字典”。
王韬的三个哥哥出生不久便因痘疾去世(王韬的弟弟因吸食鸦片,27岁去世),故他自小得父母关注,王韬“少时好学,资赋颖敏,读书数行俱下,一展卷即终生不忘”。
13岁起,王韬拜在名儒兼名医顾惺门下。顾善饮,王韬亦受影响。
1844年,16岁的王韬首次县试失败,但因“文有奇气”而“以第一入县学”,第二年他考中秀才,可19岁时乡试失败,致大病一场,梦中“遍历幻境”,自称绝意科举,要“屏弃帖括(即八股文),肆力于经史,思欲上抉圣贤之精微,下悉古今之繁变,期以读书十年,然后出而用世”。
其实,王韬并没闭门读书,而是和他父亲一样“卖身事夷”,1856年和1859年,王韬又两次参加乡试,均未成功。
在墨海书馆,王韬结识了李善兰、蒋敦复、徐寿、华蘅芳等近代思想家。
1851年,王韬结识了风尘女子廖宝儿,廖夫好赌,家财荡尽,不得已在家接客。廖“亭亭玉立,顾影罕俦,肌肤明润”,且略通文墨。廖对王韬表示:“所不敢忘者,惟卿而已。”王对廖接济颇多,故有“笔耕所入,未敷所出”之叹。后廖宝儿搬家,这段感情遂告终结。
王韬比发妻杨硕人小两岁,结婚仅四年,杨未留子嗣便去世了。
1862年,王韬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苏福省长官刘肇钧,此信被清军截获,王韬遭通缉。他晚年自辩:“当事不察,竟论通贼,忌毁者众,百喙莫明。”但信者不多。
首先,王韬有“上书癖”,1年半不到,曾给江苏巡抚徐有壬上书十多通,月均一通;1860年7月,给上海道台吴煦上书3通,8月又是5通;自收在文集中给丁日昌的上书达10通,实际可能达50通;此外还曾上书曾国藩、李鸿章等。
其次,洪仁玕与麦都思有往来,1854年10月,王韬在日记中写道:“晚往洪(仁玕)客斋,期读《圣经》一章。”
其三,王韬1861年去过南京,他日记中记:“英国牧师艾君迪谨招余作金陵之游,不获辞。金陵久为贼窟,丙午秋试一至,今屈指十六年矣。”有传言称王韬参加了太平天国科举,获“长毛状元”。
在麦都思的儿子麦华陀(时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帮助下,王韬流亡香港,加入理雅各(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的英华书院,先后将《诗经》《易经》《尚书》《礼记》《春秋》等译介到西方,有的译本至今通行。
在香港,王韬眼界渐开,意识到“(欧洲)道垂于千百年,教讫于数万里,亦足以证明彼土有杰出之士”,并尝试了牛肉,称:“予素不食牛,此第一次破戒,不知五脏神赞叹其妙否?”
回香港后,王韬热衷报业。1873年,王韬等人集资1万两白银,购买了英华书院的印刷设备,次年在港创办《循环日报》。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
水尾圣娘信仰的形成东郊水尾圣娘庙,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东郊镇椰海村委会坡尾村,庙中供奉着南天闪电感应火雷水尾圣娘。但是当地人平时并不直呼水尾圣娘的名号,而是简单亲切地称其为“婆祖”。(“婆祖”最初是海南人...
西盟佤族衣服,多为佤族妇女自己纺织的棉、麻布做成,有衣、裤、裙、毯子、挎包、槟榔袋、包头等,也有从外民族购买的布匹、衣服和棉毯等。装饰品有银、锡制作而成的头箍、手箍项圈、耳环、手镯,还有用竹、藤制作而...
坦桑尼亚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占32.5%,信奉传统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人忌讳13和星期五;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忌讳谈...
张家界“三分坪,七分山”,老百姓世代与高山相伴,也与背篓结下不解之缘。姑娘出嫁,要织“洗衣背篓”作陪嫁。洗衣背篓 小巧玲珑,蔑丝细腻,图案别致,花纹精妙,是新娘子巧手勤劳的“招牌”;女儿生孩 子,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