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镰山婚俗

爱在哭泣2024-08-11

镰山婚俗

上世纪中叶,镰山(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两宜镇)还是个旱塬(yuán,指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呈台状,四边陡,顶上平),老百姓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只能成为人们对幸福生活的一种期盼,一种向往,一个美梦罢了。然而,贫穷的镰山不长庄稼,却长文化。管中窥豹。当时的婚嫁习俗,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艺术价值,虽然它已经被尘封。

记得叫媳妇时,有个吊钥匙娃,他见到新娘子时的唱曲是:嫂子嫂子你甭哭,坐上花轿回咱屋。好看咱的花厦(sha)去,好和我大哥说话去。媳妇下轿做作时,贺礼先生的唱曲是:红箱子,白匣子,新人不下轿,必定有麻子。新人进门时,迎姑嫂的唱曲是: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人进了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入洞房后,便有二人前来为新娘子接风洗尘,其一人端瓢水,另一人拿个袱子,此时的唱曲是:瓢洗脸,袱子擦,娶(sei)下媳妇像阿家。

更有趣的是晚上闹洞房。那时的山村,晚上没有电视可看,也没个啥娱乐,因此,街坊邻里的青年人几乎都赶来了,中间也不乏一些爱看热闹的中年人和小孩子。其热闹的程度不亚于当今夏夜纳凉时的自乐班、民乐园。闹洞房有文闹、哑剧两种形式,新郎新娘是节目的主角。节目一:采花(主持人将一朵花挂在顶棚上)新郎:树上一朵花。新娘:妹妹想戴它,妹妹够不着。新郎:哥哥扶一把。(新郎抱着媳妇把花摘下来)节目二:翻席(主持人将炕席反放)新娘:翻炕席,铺花毡,两口子睡觉一头钻。节目三:掐苜蓿(新媳妇在炕的一角做掐菜状)新郎:谁在兀搭掐菜里?新娘:好哥哩,好哥哩,掐把苜蓿下锅里。新郎:不看你把我叫哥哩,真想踢你几脚里。新娘:好哥哩,好哥哩,你甭踢我几脚里,脱了裤子暖脚里。

这些个节目叫做文闹。

哑剧则有看鲜桃、掏长虫、摊煎馍、逮虼蚤、染布等内容。虽然哑剧有些粗陋庸俗,但在当时那个男女“逗手”不亲的早婚年代,这些个肌肤相亲的耍闹,无形中起着性启蒙和引导的作用。因为那时候姑娘的婚嫁年龄一般都是“小十五,大十七,还有十九,二十一。”而且说的都是虚龄。

闹洞房进入最后一幕,还是那老掉牙的四句唱曲:开板柜,取薄被,你都走,叫我睡。那时的姑娘远不如现时的男女青年说“521”时的落落大方。让她当众说出“叫我睡”特别是那个“睡”字时,简直比登天还难。在一阵扭捏之后,好不容易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倒好像是一个醉字。于是,在一阵哈哈的笑声中,人们一哄而散。

而今,在劳作之余,足不出户的男女青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于多元文化,电视迷,手机族,网迷司空见惯。昔日闹洞房一幕再也不可能复制,那些充满乡情乡韵的镰山婚俗文化也不复存在,留给人们的,只能是那些美好的记忆了。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