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成都洛带镇古镇及旧时会馆(3)

曼寒子2023-05-14

洛带湖广会馆原名“禹王宫”,为湖广籍移民于清乾隆8年(1743年)捐资修建,供奉大禹。会馆座北朝南,依中轴线对称布局,由牌坊、戏台、耳楼、中后殿和左右厢房构成,全贴金装饰,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馆内天井虽无下水道,但无论下多大雨,即使街上已洪水漫涨,该处的水都不会淌水漫延,为该馆的一大奇迹,民间传为大禹保佑之故。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位于洛带的川北会馆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清同治年间,原址位于成都市卧龙桥街,2000年5月,由人民日报社出资180万,迁建至龙泉驿区洛带镇,工程占地5亩。其建筑风格独特精巧。为四合院布局,由山门、戏楼、正殿和庭院组成。山门、戏楼房顶为歇山式,正殿为穿逗式架梁,单檐歇山式屋顶,筒瓦覆盖。建筑部位的木雕、石雕刻技十分精美,为典型的川西神庙建筑风格。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会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祭祀、互助两大类。其中尤以祭祀活动最为精彩纷呈。

四川各地会馆的神前祭祀是以举办庙会的形式进行,带有同乡聚会娱乐与交往的需要。每至会期,演戏酬神,集乡人亲友举酒高会,狂欢极乐,夜以继日。为此,各会馆都在神殿前建有戏台和宽敞的堂厦。

旧时川剧的演出习俗,多与川人喜结同乡帮会,喜办行业酬神赛会的习俗密切相关。明末清初,东南及西北各省居民大量迁川,多保留原籍的风俗习惯,以省别建同乡会馆,各私其神。对戏剧的喜好亦按地域而别。大体上江、浙、闽、粤之人好昆腔;赣、湘、鄂之人喜好高腔、胡琴;陕、甘之人爱弹戏,农村人喜好灯戏等,此对川剧“四条河道”的形成亦很有影响。戏曲班社长期流动演出,亦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习俗。四川各地会馆多借祀会以乐游观。至会期,“鱼龙曼衍,百戏杂还。士民走观,充衢溢巷。”因而四川民间戏剧艺术的发展繁荣,与会馆有相当重要的关系。

成都洛带镇古镇及旧时会馆

旧时四川各大城市均无戏院一说,百姓看戏听戏均在各会馆举办的庙会期间。川西民俗,每年庙(神)会,必接班唱戏。会期日唱“亮台戏”,会首醵金雇班,可持续数日至数十日不等,以城隍会戏最为隆重热闹,一般是固定在农历五月二十二日唱“亮台戏”。相约成俗,各地名伶荟集一堂,彼此观摩,切磋技艺。《锦城竹枝词》:“秦人会馆铁桅杆,福建山西少这般;更有堂斋难及处,千余台戏一年看。”清光绪年间丁治棠所著《晋省记》详细记载了成都会馆观戏盛况:“初晴天气,观剧人伙,万头攒簇,庙坝为满。茶担木凳,无隙可坐。是时,人涌如潮,吹哨喝彩者,应声四起。女坐边凳,随挤而倾,诸茶担为之震摇。”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记载晚清成都的会戏,“每个会馆里,单是戏台就有三四处,都是金碧辉煌的。江南馆顶阔绰了,一年要唱五六百台整本大戏,一天总有两三个戏台在唱。”各地庙(神)会戏,大略如此,亦岁以为常。

各会馆的主体建筑由此皆有气势恢宏的戏台。清代成都六对山人《锦城竹枝词》:“新修庙宇佛光开,钟鼓焚香会首来;优扮灵官斋戒后,八抬迎上万年台。”会馆新塑神象完工谓之“开光”,戏台成则必接灵官踩台。戏班伶人必先期变食明衣,斋戒数日,至期扮如神象,众人鼓乐香花,前往迎之。会馆戏台因此又别称“万年台子”。《锦城竹枝词》还有“旗人游猎尽盘桓,会馆戏多看不难”的记载,足见其况之盛。各会馆的这种祀会游观仪式,招戏班唱戏助兴可持续数日至十数日,时间长短多取决于庙会的重要程度及会馆的财力大小。普通百姓,不分省籍,均可免费观看。成都的各省会馆中,戏剧演出最有特色、最火爆的要数陕西会馆。位于陕西街的陕西会馆戏台最大,装饰华丽,传说为鲁班亲手建成,并立有一铁桅杆,以示万年永固之意。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