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翠竹一半田,竹林深处闻鸡犬,溪水清清竹边过,竹下老者编竹鸳。”这是对四川农家生活的普遍写照。
巴蜀有不少关于竹子的故事,在川西坝子及川南、川东丘陵地带,有人家之处必有竹林。竹的种类繁多,用处甚广。据资料显示,在四五千年前,竹子就成为巴蜀先民们与大自然搏斗、换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工具和生活生产资料。“竹米、竹笋、竹荪、竹鼠、竹蜜、竹虫可以食,竹筒可以酿酒、焙茶、煮饭,竹炭可冶铜、竹笕可供饮水,竹索可造桥,竹笼可冶水,竹筏、竹篙可供运输。”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成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黄尚军直言,四川方言中有不少关于“竹”的方言词语。
“连盖”又称“莲械、连枷”,是川西农村传统的竹制脱粒农具。“连枷”一词,在宋代就已有古书记载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其四十四:“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万源县志·方言》里也写道:“击粮食之器曰莲械。”黄尚军说,制作连盖,即伐竹为节,以篾索扎为竹排,将之套于一根长竹竿之上。执之俯仰,则小竹排凌空轮转,击打晒坝上的谷、麦、豆、等农作物,使之脱粒。因制作简便,今四川农家仍多用。若众人齐击,富有节奏感的击打声此起彼伏,令场景甚为壮观。温江还流传着一首《打连盖歌》:“劲儿大,手儿快。大家都来打连盖。一打龙,龙现爪,二打虎,虎翻身。三打桃园三结义,四打童子拜观音。五打五子魁,六打连科第。七打仙女七姊妹,八打神仙吕洞宾。九打乌云盖头顶,十打太子坐龙庭。十一又打龙摆尾,十二又打凤翻身。你打前,我打后,越打越快越起劲。”
黄尚军透露,四川人比较熟悉的“笮桥”即竹索桥,在古代又称为“笮”,如《广韵·铎韵》:“笮,竹索,西南夷寻之以渡水。”杜甫《桔柏渡》诗:“连笮动嫋娜,征衣飒飘飖。”现在岷江上游还有不少索桥,横跨在汹涌澎湃的惊流和高山峡谷之间,这就是竹索桥,即用竹篾拧成竹索编织而成的架空吊桥。竹索桥又称为“绳桥”,因其往往建于山高水急的峡谷地带,用竹绳悬在两岸,中间没有桥墩,故又称为“吊桥”。
同时,最早的竹索桥只有一根或两根竹索,一般是将其拴在两岸的大石或大树桩上,过渡时将一个半圆形的溜筒子,反扣在竹索上,下面吊一个用竹篾编的空竹篼,人坐在其中,便顺竹索悬空溜滑过河,因此又称为“溜索”。
据有关文献记载,温江皂江的竹索桥为唐代所建,杜甫曾写诗咏道:“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明代遂宁人李实的《蜀语》,将笮桥的建造、渡河形态描绘得如目亲睹。建造索桥的材料通常采用竹缆,少者一索横空,多者几索。由于过溜索时,初渡者常常胆颤心惊,民间有诗描绘这种情形:“上无一发可援手,下则百丈奔惊龙。身如云浮脚绵软,达岸回视人飞空。”
可见,其惊险效果不比今天某些杂技团所表演的“空中飞人”差。“后来,人们便在溜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在两岸用石头砌为门洞,用数根或数十根竹索,并列系在门洞内的石柱或木桩上,铺上木板,再以竹索为栏杆,从而安全、平稳。因竹索日晒雨淋,容易朽坏,后改之为铁索。”
四川方言中有不少关于“竹”的方言词语,仅《蜀语》就记载有“笆、筎、篾、笕、篼、箭竹”等四十多个。黄尚军随口讲了几个:竹根亲——关系交错而疏远的亲戚;千担——两头尖的长竹竿,常用于挑草;孝手(顺)儿、不求人、抓挠、佛手——用于抠背的一种竹用具,其端部呈五指分开形状。至于什么竹筷子、竹席子、竹篮子、竹睡篼、马架子(一种可坐可躺的竹具)、轿轿儿椅(供小孩坐的竹椅)、烘笼儿(烤火取暖的用具)、笋子熬坐墩(儿)肉(用竹篾打小孩的屁股)、吹火筒(柴灶鼓风用的竹筒,打通竹节,可用嘴吹风入灶)等词语,更是与四川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不仅如此,关于竹子的歇后语也不少,比如,“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烘笼儿——无用”、“吃竹子屙箩篼——肚子头编的(比喻胡编乱造)”、“口子上拈烘笼儿——撮火(谐“戳火”)”等等。
就连儿歌中也离不开竹子,如四川儿童常拿一根长竹竿当作马骑,一跃一跃地往前跨时,口中唱的《骑竹马歌》:“嘟嘟嘟嘟颠颠,颠到家婆门前。家婆出来打狗,骑起花马(竹马)就走。”大年三十或正月十四晚上,大人们常常叫幼儿与竹子比高矮,巴不得孩子赶快长得和竹子一样高,又唱《嫩竹妈》:“嫩竹妈,嫩竹妈娘,我跟你长得哟一样长!”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