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街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还是要数春熙路,春熙路虽然大名鼎鼎,可是大家对这条路的历史却是耳熟而不能详。
修建春熙路的人竟然是四川军阀杨森。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中,军阀除了会说一句:龟儿子板板就什么都不会干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军阀会搞破坏,也会搞建设。杨森当初为什么会修建春熙路呢?
1924年,军阀杨森任四川督理,推行新政。杨森那时就懂得“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把修路列为新政的首务。当然,借修路敛财,也是一个原因。
根据智囊团的建议,修一条打通成都两大商业中心———东大街和位于总府路的商业场之间的道路。这条道路本来是一条窄街小巷,从东大街到商业场,中间要经过九弯十八拐的羊肠小道,实在不方便。
可是,修这条路又遇到一个与当今城市建设同样令人头痛的问题———拆迁。这条小道上原本有许多清朝时的旧衙门,民国后,衙门废置,很多人就在这上头胡乱搭建了很多店铺还有住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违章建筑。杨森强令小街上的店铺拆迁,却遇到很多强硬的“钉子户”,这些钉子户找了成都的“五老七贤”去给杨森做思想工作,“五老七贤”那可都是成都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但是杨森不买账。要晓得此时的杨森,是四川军务督理,大权在手,又是新官上任,要执行他的“政令”,那向来是翻脸不认人的。所以杨森要在成都做的事,那是很少有人能阻拦的。所以五老七贤去找他,杨森当场就拉下脸:“五老七贤就杀不得么”。这下“五老七贤”老脸丢尽,只好老老实实让他拆了。不过呢,五老七贤吓跑了,还剩下一个史上最牛钉子户,杨森也拿他没得办法,为啥子呢,原因很简单,这个“钉子户”有外国背景。人家是法国领事馆的翻译,坚决不同意拆迁他的位于总府街口当道的药房。要晓得近代中国是“百姓怕官,官怕洋人”,用我们今天的话,杨森也遇到了“史上最牛钉子户”,只好作罢。
眼看这个修路计划就要泡汤了,这时,一个商人出来力挽狂澜,起死回生。这便是修建春熙路的第二个功臣———凤洋银行的老板俞凤岗。他看到这条路修好后巨大的商业潜质,找到杨森,主动要求将其同样位于总府街口的凤洋银行拆让为路口,条件是将新马路两侧的公产地卖给他。杨森喜出望外,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这位俞老板,因他的远见卓识,后来发了大财。
修路过程中,普通街民被士兵强拆房屋,流离失所、吃苦不少。成都当时有一位文人刘师亮,写文章喜欢“操乱说”,在小报上刊登了一副语意双关的对联。上联是:“民房早拆尽,问将军何日才滚?”“滚”,既指轧路机滚平马路,也咒骂杨森“快滚出成都”!下联是:“马路已捶平,看督理哪天开车。”“开车”既指通汽车,又是四川方言中“开溜”的意思。
马路修建成功后,杨森请在成都享有雅名的前清举人双流人江子渔为马路取名。江虽然是个老古董,却也很有送高帽子的技术,他给这新马路命名为“森威”路,为啥子叫“森威路”呢,因为北洋政府授予杨森以“森威将军”头衔。但政坛如戏台,很快杨森在他发起的“统一四川”之战中吃了大败仗,连曾督修马路的爱将王缵绪师长也临阵倒戈投靠刘湘,把个“森威将军”弄得狼狈不堪坐船沿长江逃出四川……江子渔又建议将“森威路”改为“春熙路”,寓意“古书云:‘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熙熙攘攘皆为利而来啊!”意思是说这为繁华商业区。
春熙路虽然是一座商业区,可是当初规划春熙路的人还是很有政治觉悟的。居然在中心小广场上安放了一座国父孙中山的铜像。不过,最早那个跟我们今天看到的铜像有点差别,那个是站立的,后来,有人觉得失真,所以又改成了坐的,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中山广场上那个。铜像整好后,正是四川军阀混战最热闹的时候,各路诸侯为招兵买马争造银圆,四处高价收购铜器,连寺庙的铜佛像都被铸为川版铜钱。还是前面那位“怪才”刘师亮,这会又为“国父”担心了,在孙中山立像前贴了副对联:“两眼瞪着天,准备今日淋暴雨;双手捏把汗,谨防他日化铜圆!”成都人的幽默精神,在此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
居住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体现出当地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抗争中产生出的避邪、求吉、审美、实用的复杂心理意象与价值观念。甘肃民居大多也表现了劳动人民普遍的讲实际、重伦理、求功利及尊神灵的传统民俗结构...
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用来表示敬意的一种礼品。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最高的礼节。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巾。颜色很多,一般多用白色、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1.5米,最长的有4米。宽度不等。两端有穗,约6厘米。哈达...
西马村,是明代雁门关所辖的古堡之一,旧称永和堡,现在该村东堡门上方的明代石雕门额依稀可辨,永和堡等三十九堡军事防御遗迹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距鹿蹄涧村约5公里,现居人口中百分之七八十为杨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