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硕果仅存”的古老码头中,双流区的彭镇,极为难得地保留了一片码头文化的最后神韵。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处历史遗迹甚至每一栋古老建筑,都深深烙上了“水”的印迹。说整个彭镇是川西码头文化的活化石,都不为过。
在过去交通极其不发达时,水运一直是最便捷经济的运输手段,水码头承担着商品转换集散的功能,而码头因其承担功能不同便有了鱼码头、挑水码头、洗衣码头、山货码头、过河船码头等等。双流区彭镇杨柳河的水码头因曾经水运繁荣,成为了成都平原有名的水码头。
彭镇始建于明末,原名永丰场,意为永远丰盛,因眉山丹棱望族彭氏的一支迁到永丰,俗称彭家场,后来定名为彭镇。彭家在清时出了一门三进士:彭端淑、彭肇洙、彭遵泗。三兄弟文采斐然,皆为蜀中大文士。
据双流地方文史专家陈伟芳介绍,彭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清顺治元年设镇,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清初,因遭兵火被毁重建。
史料记载,彭镇杨柳河过去叫杨柳大江,水运把彭镇与其他区域紧紧联系在一起,四乡八邻的物资由此集散而让场镇更加兴旺。一时间,河上舟楫往来不绝,四方商贾蜂拥蚁聚,彭镇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繁华水镇。那时,彭镇水码头上每日停泊的木船百余艘,灯火映照江水,河风吹拂,水中灯影散乱如点点繁星。其实当时不仅是彭镇,杨柳河沿岸的几个场镇在水运时代也都相当兴盛,譬如黄水镇的陶荚渡等。
相传清代光绪年间,杨柳河经常泛滥为患,官吏组织当地村民兴修水利的同时,每年6月6日,各地船帮也会齐集彭镇,在水码头举行“王爷会”,他们自发组织起狮灯表演团,四处巡演,以求镇邪消灾,摒除水患。这其中,又以破阵(上演文武狮戏)、赞彩(讲说四言八句)为基本标志,表演节目有攀爬高杆、腾跃舞台、翻跳龙门、龙宫探宝、扼杀狮子等数十项,精彩纷呈,让人惊叹。
据当地老人讲,彭镇观音阁老茶馆是彭镇百年前一场大火中唯一幸存下来的房屋。而观音阁的由来,则与距离老茶馆不到3米的一座桥有关。曾经,这里有一座桥,叫“第一桥”,它因夏秋季节河水猛涨,波涛汹涌,两岸村民渡河险难而建。乾隆28年(1763年),当时的知县徐樾体恤民情,在其倡导下建了该桥,并沉一石雕牛于岸边震水,留存于杨柳河边的道路下。
“清代四川三才子”彭端淑撰写《第一桥记》记其事,称颂徐樾有济川之功,并亲笔题写了“第一春波”,第一春波也是双流古八景之一。后来,“第一桥”被洪水冲毁,在1971年改建为“人民大桥”,距离原址30米处。
曾经,在彭镇的繁华地段,各种店铺顺着水码头上端两边依次排开。由于解放前没有公路,当时的袍哥组织“红帮”就在杨柳河设起码头,并在河道两边分别修建了天一楼、地六楼,把守着杨柳河码头,凡过往商船都必须停靠码头拜访。
在建桥初期,徐樾为震住湍急的河水,专门修建阁楼,请了一尊观音菩萨回来,并为阁楼取名“止水”。杨柳河下游波涛汹涌,过往船只都会将船只停靠在水码头休整一番。有一天,乐山船帮一艘航运船载着一尊关羽木雕像前往温江,在距离“第一桥”仅一步之遥时,再也拉不动了,无奈之下,大伙只能将关羽木雕像抬上了岸,并修建“关帝庙”供奉起来。
早年的牧马山并不适合农耕,山之两侧虽然环绕锦江和杨柳河,但山上却只能望水兴叹。没有水,农事大难。清代,人们在山间开挖出一块块水塘,储存夏季雨水以作灌溉水源。到乾隆中期,牧马山农事已远近闻名,出产的玉米、地瓜、芋子、甘蔗、生姜、红苕、白苕、二荆条海椒品质上乘,享誉川西坝子。丰富的物产最终要走出去交换,山脚日夜奔流的杨柳河正是便利的通道。
曾经的杨柳河,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坚信“水为财源”,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河。挑水、捕鱼、轮渡等。每年三月,沿河的孩子们在礁石中间穿梭搬螃蟹,素有“三月三,螃蟹爬高山”之说,而且河里的鱼儿游来游去,成为了沿河群众的美食。那时候,小一点的细娃就在渡船尾部垂钓,一群群的鲫鱼、花鲢在渡船四周游弋,鱼饵一下去就被鱼咬住,鱼儿一钓一个准。
在人们印象中,现在笔直的杨柳河已不太起眼。但是,曾经的杨柳河其实弯曲如柳条。为何会变成现在的模样?那是因为1971年在修建“人民桥”时,废弃了过去杨柳河的弯道,以“沟端路直树成行”为口号,把杨柳河裁弯取直改成现在的模样。
即便到了现在,顺着杨柳河岸而下,一些被废弃的古河道依然随处可见,有些被村民“就地取材”改造成了鱼塘,另一些则已干涸。听当地老人们介绍,在曾经的困难时期,重修杨柳河时,彭镇周边各村的主要劳动力都必须加入,每人每天3斤大米,数以千计的青壮年加入重造杨柳河的队伍,他们不仅把杨柳河取直,还在距离彭镇数公里的地方修建了杨柳河水电站,延用至今。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