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陈山火龙

彭魄氏2024-04-28

陈山火龙

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活动,源于唐朝名将西平王李晟用“火龙阵”大败叛逆朱泚、佐兴中唐的历史故事,后由李晟的后裔于南宋咸淳年间从中原经赣、粤辗转传入鹤山陈山村李族聚居区,至今约已数百年。是群众性民间信仰习俗活动,旨在缅怀先祖的功业及除灾辟病、祈福安康、瑞兆丰收、国富民强、和谐幸福。

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活动与众不同,特色鲜明。一是造型独特。平时并没有一条做好的龙存放起来,而是每年舞龙之前才“造龙”。其材料易得,均为树枝、树叶、蕉树皮、竹枝、铁丝、山草、香等,绑扎技术简单易学,很快就能扎成一条身长为百米的香火龙。二是舞龙时间长。舞龙的时间选择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秋高气爽、风和月黑的夜晚,一连舞三晚。香火龙金光闪亮,气势恢弘。三是规模宏大。舞香火龙是陈山七里最盛大的民间喜庆活动,七里的村民人人参与,村外观众如潮涌来,每晚逾万人,比过春节闹元宵还要隆重热闹。四是文化味浓。舞龙仪式固定,从造龙到起龙(香火汇龙、沾龙气)、大巡游、盘龙、收龙(放龙入海)、饮龙酒,习俗文化味很浓。五是象征性强。火龙大巡游经过的七里和农户家门,要燃放炮竹迎火龙,男女老少争着把点燃的香插在龙身上,以“沾龙气”,祈来年好运、家庭幸福。

陈山香火龙系列活动构成了陈山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同时也让陈山香火龙声名远播、享誉内外,成为地方响亮的“名片”,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构建和谐幸福新农村的社会实用价值,是研究中国深厚的龙文化与龙精神、民俗学、社会学的“活化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化日益深化,近年来,陈山地区外出务工及生活的村民(尤其中青年)越来越多,能胜任舞龙的人已越来越少。近年来,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活动已现濒危状况。在市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已经和正采取多项保护措施,使陈山香火龙成为鹤山市和广东省有影响力的大型习俗文化活动,把“火龙之乡”的名牌擦得更加亮丽。

历史渊源

据《陇西李氏谱系考》记载,陈山的远祖李愬(773—821年)是唐朝名将西平王李晟(727—793年)的第十一子,至李愬的第九世孙李銮,于宋徽宗崇宁初元(1102年)率军自闽入粤,后病故于溽阳(又称溽洲,今台山广海域)。李銮第八世孙子周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从新宁(今台山)冲程乡来陈山开居,至今已有740年,子孙传承有25代,陈山人奉子周为其始祖,陈山李氏是陇西李氏的支脉。

《松园里李氏族谱》记:“始祖子周,字肖集,号胖庵,友闻祖之次子,……公为始迁陈山乡之祖。”今龙头里保存完好的六世祖道明李公祠的门联曰:“文章宗北海,功业纪西平”,说明陈山人是西平王的族裔,历史传承十分悠久。

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活动是老祖宗从原迁地中原地区传承下来的信仰和习俗,它源于纪念其远祖西平王李晟“火龙阵”打败叛逆朱泚的历史功勋。

据史书记载,唐朝德宗(李适)建中四年(783年),发生泾原兵变,叛兵拥立卢龙节度使朱泚(742-784年)为帝,国号秦。德宗出奔奉天(今陕西乾县),命时在河北三镇讨伐叛逆的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回师讨伐。

李晟率军讨逆时,列阵于江河边地,准备同朱泚的叛军进行决战。一天夜里,李晟指挥大队人马准备夜袭叛军兵营。忽然,军马停滞不前,李晟忙问何故,众军士跪拜禀告:“前面鬼哭狼嚎,夜行不得,望将军明日再行。”李晟认为战机不能错过,即令军士将田间的麦稈、杂草等割来,扎成一条条草龙状,插上随军带来的香烛,鸣锣敲鼓。李晟的部队,像千百条火龙蜿蜒前进,士气大振,终于大败朱泚,光复长安。唐德宗大喜,功封李晟为西平王。后又封李晟的第十子李宪为江西观察使、岭南节度使。李宪举家迁往江西定居,成为李氏南迁先祖。

李宪迁江西后,李氏后裔为了纪念先祖的丰功伟绩,每逢过年时,便舞香火龙庆祝。并传至今日。

陈山村人钟爱舞香火龙,也是为了纪念西平王李晟用香火龙妙计战胜叛逆、保卫国家而建立的历史功绩,同时也表达了陈山人除虫灭灾、驱灾辟疫、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