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州博物馆的《南诏·大理国历史文化厅》展室中,陈列着一对很大的宋代(大理国)陶器,它们名叫“鸱吻”。它是中国古建筑屋面上的一种装饰物。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龙生九子不成龙的传说。也就是说龙的九个子嗣都不是龙,而是九种不同的动物,而鸱吻是它们中的一个。这位龙子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一般把它放置于寺院和宫殿的屋脊和檐上。龙的九子,分别是些什么,它们在我们生活中都各自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据《中国吉祥图说》中描述九子中的老大叫“囚牛”,喜欢音乐。一般蹲立在琴头;老二名叫“睚眦”(ye zi),嗜杀喜斗,一般镂刻在刀环或剑柄;老三名叫“嘲风”,平生好险又好望,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老四名叫“蒲牢”,受击就大声的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帮助其鸣声远播;老五名叫“狻猊”(suan ni),形似狮子,喜欢烟火,好坐、喜静、不喜动,倚立于香炉脚上,随之吞烟吐雾;老六名叫“霸下”,也称“石龟”,形状象龟,平生喜欢负重,力大无穷,我国一些显赫石碑的基座都霸下驮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迹胜地中都可以看到;老七名叫“狴犴”,又叫“宪章”,形状像老虎,它平生好讼,有威力,狱门上那些虎头形状的装饰就是它。每当衙门官史坐堂,官员的衔牌和肃静回避牌的上端,都有它的形象,它虎视眈眈,环视察看,维护公堂肃穆正气;老八名叫“负”,平生好文,形状像龙,盘绕在石碑头顶;而老九就是我们说的“鸱吻”,口阔噪粗,平生好吞,于是成为殿脊两端的天脊兽,用它作为镇邪之物以避火。
“鸱”在古代指“鹪鹩”即“鸱鸺”是一种凶猛的大鸟。它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据《唐会要》所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屋上,以压火祥”,于是就在殿角,屋脊中塑鸱吻的形象,以“避火”镇灾用。作为宫殿式大型的庙宇。像这种吻兽一般都会安放十个,正脊两端各一个,垂脊四个,岔脊四个,有“九脊十龙”之说,意思就是每天都有十条龙镇守着宫殿。而鸱吻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功能,正脊和檐角是殿顶两坡的交汇点,雨水从交汇点的缝隙容易渗入,吻兽放在这里起到严密封固瓦垄,使脊垄既稳固又不渗水。
中国古代建筑正脊两端的鸱吻,初作鸱尾之形,一种为蚩(又)尾之形(一种海兽),象征避除火灾。中唐之后式样改变,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尾”字变成了“吻”字,成了“鸱吻”,明代则进一步改进,把“鸱吻”变成了“龙吻”。演变过程大体为鸱尾———鸱吻———龙吻。唐代以鸱吻为主,明清两代则由龙吻取代了“鸱吻”。在古代鸱吻也不是寻常建筑能够使用的,一般是用于宫殿或庙宇。大理出现如此大的一对鸱吻,说明在大理国时期不仅建筑规模是很宏伟的,而且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也较深。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