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葵艺产品分葵扇、葵工艺和实用品三类。葵扇分玻璃火画扇、竹箨葵扇、绣花织扇等上百个品种;葵工艺分花篮、通帽、藤席、坐垫、画帘等300种;实用品又分葵蓬、葵刷、葵扫、葵蓑衣等,其中以玻璃葵扇、烙画葵扇、双面绣花、织扇最为著名。
新会葵艺之所以历久不衰,扬名于世,久负盛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材质独特。新会生产的蒲葵,叶面滑而心蒂正,骨格细匀、质地柔韧,为其他产地的蒲葵所难及。另一方面是制作工艺精巧。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新会葵艺的代表作火画扇。火画扇制作分为四个工序。
首先是葵树栽培。选择好种树,对于提高葵籽的出苗率,加速幼苗的生产,提高葵树的产量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种一般在霜降或立冬采果,以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一致,呈墨绿色为准采摘,并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便于浇灌、病虫害少、阳光充足的半砂半泥土壤下种定植,定植三年后,茎干才开始形成,逐步露出地面。
其次是葵树的开刀割叶。在茎干形成以后,看轮生(指长出的葵叶象年轮状有层次)出的葵叶在3-4层之间有葵棕(棕色的一层保护膜)包裹着,用草绳把葵树正中的葵笔(刚长出未展开,没经过光合作用)扎好,待成熟后就可用锋利的刀在葵柄1-2寸处,刀口向下,一刀将葵柄割下。第一次割笔的时间一般在阳历四至五月,以后成熟一支割一支,及时割下成熟的葵笔,是获得制扇优质原料的先决条件。
刚割下的葵笔为生葵,先进行柔笔(用手把葵笔上的毛弄掉,使葵伸展时不易撕裂),然后要撑晒。将葵叶正面叶腮(叶子最边部分)两边的葵尾(葵叶最细小的地方)缠绕在有弹性的细小竹棍或小黄竹、慈竹方块条或小树枝条的两端,使整个叶面平展,置于太阳光下或烘房,使葵叶的水分大量散失,终止葵叶的一切生理活动,葵制品原料形成。
再次是葵扇加工。
1、剪雏形(初型)现在是用模具把扇的初型冲剪出来。以前用葵叶剪刀, 手持符合质量标准的干葵叶,正视叶面中心,按叶的大、中、小索取规格,由下而上剪至中心顶上方后,再翻过来由下而上剪叶背,剪完后成半截蛋壳形状。
2、切耳 将多余的扇腮撕掉剪除后,用切耳刀把残存着在扇蒂两边的余耳切除。刀与柄约成30度角,向着蒂的方向,下刀的深度约为1-1.5厘米左右(视其叶的大小、体分、形状而定)。
烘柄 在葵叶撑晒中,不可能将葵柄晒干,需要在加工中利用焙扇的余火,或用微火将葵柄烘干,颜色由浅褐色(或浅灰色)逐步转为灰白色或白色。
3、洗刷扇叶 用干刷能去掉扇叶两面污物就不采用水刷。需要用水浸泡后才能洗掉的,才用水刷。扇叶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不宜太长,以能洗掉污物为准。浸泡时间过长,易在扇面出现水渍,降低扇子的品质。
4、硫磺烟熏 将洗好的扇叶,把水滴干,放进熏房的扇架上,葵柄朝下,排列紧密,放完扇叶后即关好熏房门。然后将盛有硫磺的容器,放入熏房下面的小孔,点燃硫磺后,立即密闭小孔。一般需经过12小时左右的硫磺烟熏。硫磺用量的多少,以熏房的大小、扇叶的多少而定。一般1000把扇叶,约需硫磺0.5斤。硫磺燃烧后,与扇叶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强烈还原作用的亚硫酸(具有漂白杀菌作用),而亚硫酸中的氧极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游离态的氧结合,形成稀硫酸。这就是硫磺具有漂白作用的全部反应过程。为了保障工艺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硫磺烟熏过程中,操作人员用湿毛巾敷着口鼻,防止有害气味被吸入体内。
5、焙扇 将硫磺烟熏过的扇叶,用水润湿后,将扇叶置于焙扇炉旺火中,分下列五个工序来完成焙扇:
①校柄:手持葵叶,将柄、蒂在旺火中烤软,用两手把柄校正,使柄与蒂和扇叶中心均在一条线上。
②软化:手持扇柄,将扇叶置于旺火中,先叶背后叶面,左右来回往返,使蒂中心、叶变软,以便在焙扇时易于拉伸扇叶。
③焙扇:一手握扇柄,一手拉扇腮,左右交替,来回拉伸扇面,使扇面平展光亮。
④折拣:焙扇后,趁扇处于软化中,即在席子上(或扇叶堆上)折拣。两眼正视叶背中心,将圆形压扇板置于扇蒂的背面,然后用脚踏紧。把身体弯下去,左右两手折拣的沟数一致和对称,使扇叶面平展。
⑤压扇:在折拣的同时,先将圆形压扇板压在扇蒂的背面,用脚踏紧,然后用矩形压扇板把折好的拣,从拣的顶端压紧向下滑至2-3寸为止。
通过以上五个工序,才完成了一片扇叶的焙扇工作。然后再取第二片扇叶如法炮制。
焙扇完毕后,用扎扇板压紧,要求不松散。待所折之拣定型后(大约4-8小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6、划扇 将扇叶置于划扇台上,两眼正视叶面,一手握住扇柄,一手持扇样板,以样板之中心线对准扇叶的中心后,样板由蒂向叶顶端滑去,待样板与叶的扇耳重合时止,取笔蘸墨,由一端扇耳迅速向另一端扇耳划去(划慢了易变样),取出样板,即在扇叶面上呈现一圈墨迹,这就是扇样。
7、削骨 用削骨刀沿着扇叶上墨迹外沿,削去扇样以外的面筋(里筋)和背筋。下刀先钝后斜,要求削去葵骨又不削穿葵叶为宜。先削面筋,后削背筋。背筋削骨的位置参照左右的面筋,向内进2-3毫米为宜。削骨时,一只手持刀在上削骨,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在下顶住同一葵骨,协助削骨,刀口沿墨线外削去。
8、开合 将篾破开。
9、穿耳 将扇平放,用穿耳针(刀)在隔柄2-2.5厘米处成30度角向蒂方向刺入3-4厘米,将两端扇边篾条穿入孔内。要求扇叶不破,两面看不见插入的扇边。
10、合扇(导扇)用三匹篾条(一青二黄)重合在一起,用墨线外的葵叶把中间匹篾条裹紧,外用青篾、内用黄篾夹紧,沿着墨线,相隔一定距离用针线暂时固定个位置,其作用是保持准确的扇样。篾条(竹片)厚1毫米,宽2-3毫米。将竹片立起。
11、缝扇 一手捏紧扇边,一手持缝扇针线沿着墨迹相隔5-6毫米一针压紧缝合。针距要一致,针线偏斜的角度要一致,由扇腮的一端缝向扇腮的另一端。
12、修整 用小剪刀或小刀除去掉在扇边外的叶片或其它物质,保持扇边的整洁。抽去叶背的补扇针。
13、熏扇 在加工制扇中,由于各种原因,扇叶附着了一定水分和污物,通过干刷后,再次进入熏房,进行硫磺烟熏,减少水分,清洁扇面。经过硫磺烟熏的葵扇,扇面平展而有光泽。
14、剪柄 根据各种不同规格葵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长度,用剪柄刀剪去多余的葵柄。
15、装柄 用塑料夹把葵柄夹住,然后钉上铜钉,系上龙须。
最后是在葵扇上烙画。烙画师傅用炭炉烧红铁笔,配备湿毛巾(用于调试铁笔的温度),先用火笔夹夹住较细的烙铁在扇面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如果温度过高,就在湿毛巾上点一下把温度降低,再用粗烙铁描出阴影,笨重的烙铁在烙画师傅手中娴熟自如,一幅图案欲脱扇而出,令人为之赞叹。
该种火笔画扇的绝技是在同治末年,由老画师陈晚创制的。烙画师傅必须有美术功底,烙画前还要注意下手的分寸,烙得过重,就会烧穿材料,过轻,则达不到需要的艺术效果。
据传,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关山月曾前来观摩,并曾60余次尝试“烙火画”工艺,但由于无法把握烙铁的力度,每次都把扇面烧糊。最后,他只有掷“烙”长叹:真是一门绝技!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