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葵艺产品分葵扇、葵工艺和实用品三类。葵扇分玻璃火画扇、竹箨葵扇、绣花织扇等上百个品种;葵工艺分花篮、通帽、藤席、坐垫、画帘等300种;实用品又分葵蓬、葵刷、葵扫、葵蓑衣等,其中以玻璃葵扇、烙画葵扇、双面绣花、织扇最为著名。
新会葵艺之所以历久不衰,扬名于世,久负盛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材质独特。新会生产的蒲葵,叶面滑而心蒂正,骨格细匀、质地柔韧,为其他产地的蒲葵所难及。另一方面是制作工艺精巧。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新会葵艺的代表作火画扇。火画扇制作分为四个工序。
首先是葵树栽培。选择好种树,对于提高葵籽的出苗率,加速幼苗的生产,提高葵树的产量等具有积极的作用。采种一般在霜降或立冬采果,以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一致,呈墨绿色为准采摘,并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便于浇灌、病虫害少、阳光充足的半砂半泥土壤下种定植,定植三年后,茎干才开始形成,逐步露出地面。
其次是葵树的开刀割叶。在茎干形成以后,看轮生(指长出的葵叶象年轮状有层次)出的葵叶在3-4层之间有葵棕(棕色的一层保护膜)包裹着,用草绳把葵树正中的葵笔(刚长出未展开,没经过光合作用)扎好,待成熟后就可用锋利的刀在葵柄1-2寸处,刀口向下,一刀将葵柄割下。第一次割笔的时间一般在阳历四至五月,以后成熟一支割一支,及时割下成熟的葵笔,是获得制扇优质原料的先决条件。
刚割下的葵笔为生葵,先进行柔笔(用手把葵笔上的毛弄掉,使葵伸展时不易撕裂),然后要撑晒。将葵叶正面叶腮(叶子最边部分)两边的葵尾(葵叶最细小的地方)缠绕在有弹性的细小竹棍或小黄竹、慈竹方块条或小树枝条的两端,使整个叶面平展,置于太阳光下或烘房,使葵叶的水分大量散失,终止葵叶的一切生理活动,葵制品原料形成。
再次是葵扇加工。
1、剪雏形(初型)现在是用模具把扇的初型冲剪出来。以前用葵叶剪刀, 手持符合质量标准的干葵叶,正视叶面中心,按叶的大、中、小索取规格,由下而上剪至中心顶上方后,再翻过来由下而上剪叶背,剪完后成半截蛋壳形状。
2、切耳 将多余的扇腮撕掉剪除后,用切耳刀把残存着在扇蒂两边的余耳切除。刀与柄约成30度角,向着蒂的方向,下刀的深度约为1-1.5厘米左右(视其叶的大小、体分、形状而定)。
烘柄 在葵叶撑晒中,不可能将葵柄晒干,需要在加工中利用焙扇的余火,或用微火将葵柄烘干,颜色由浅褐色(或浅灰色)逐步转为灰白色或白色。
3、洗刷扇叶 用干刷能去掉扇叶两面污物就不采用水刷。需要用水浸泡后才能洗掉的,才用水刷。扇叶在水中的浸泡时间不宜太长,以能洗掉污物为准。浸泡时间过长,易在扇面出现水渍,降低扇子的品质。
4、硫磺烟熏 将洗好的扇叶,把水滴干,放进熏房的扇架上,葵柄朝下,排列紧密,放完扇叶后即关好熏房门。然后将盛有硫磺的容器,放入熏房下面的小孔,点燃硫磺后,立即密闭小孔。一般需经过12小时左右的硫磺烟熏。硫磺用量的多少,以熏房的大小、扇叶的多少而定。一般1000把扇叶,约需硫磺0.5斤。硫磺燃烧后,与扇叶中的水分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强烈还原作用的亚硫酸(具有漂白杀菌作用),而亚硫酸中的氧极不稳定,易与空气中游离态的氧结合,形成稀硫酸。这就是硫磺具有漂白作用的全部反应过程。为了保障工艺人员的身体健康,在硫磺烟熏过程中,操作人员用湿毛巾敷着口鼻,防止有害气味被吸入体内。
5、焙扇 将硫磺烟熏过的扇叶,用水润湿后,将扇叶置于焙扇炉旺火中,分下列五个工序来完成焙扇:
①校柄:手持葵叶,将柄、蒂在旺火中烤软,用两手把柄校正,使柄与蒂和扇叶中心均在一条线上。
②软化:手持扇柄,将扇叶置于旺火中,先叶背后叶面,左右来回往返,使蒂中心、叶变软,以便在焙扇时易于拉伸扇叶。
③焙扇:一手握扇柄,一手拉扇腮,左右交替,来回拉伸扇面,使扇面平展光亮。
④折拣:焙扇后,趁扇处于软化中,即在席子上(或扇叶堆上)折拣。两眼正视叶背中心,将圆形压扇板置于扇蒂的背面,然后用脚踏紧。把身体弯下去,左右两手折拣的沟数一致和对称,使扇叶面平展。
⑤压扇:在折拣的同时,先将圆形压扇板压在扇蒂的背面,用脚踏紧,然后用矩形压扇板把折好的拣,从拣的顶端压紧向下滑至2-3寸为止。
通过以上五个工序,才完成了一片扇叶的焙扇工作。然后再取第二片扇叶如法炮制。
焙扇完毕后,用扎扇板压紧,要求不松散。待所折之拣定型后(大约4-8小时),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序。
6、划扇 将扇叶置于划扇台上,两眼正视叶面,一手握住扇柄,一手持扇样板,以样板之中心线对准扇叶的中心后,样板由蒂向叶顶端滑去,待样板与叶的扇耳重合时止,取笔蘸墨,由一端扇耳迅速向另一端扇耳划去(划慢了易变样),取出样板,即在扇叶面上呈现一圈墨迹,这就是扇样。
7、削骨 用削骨刀沿着扇叶上墨迹外沿,削去扇样以外的面筋(里筋)和背筋。下刀先钝后斜,要求削去葵骨又不削穿葵叶为宜。先削面筋,后削背筋。背筋削骨的位置参照左右的面筋,向内进2-3毫米为宜。削骨时,一只手持刀在上削骨,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在下顶住同一葵骨,协助削骨,刀口沿墨线外削去。
8、开合 将篾破开。
9、穿耳 将扇平放,用穿耳针(刀)在隔柄2-2.5厘米处成30度角向蒂方向刺入3-4厘米,将两端扇边篾条穿入孔内。要求扇叶不破,两面看不见插入的扇边。
10、合扇(导扇)用三匹篾条(一青二黄)重合在一起,用墨线外的葵叶把中间匹篾条裹紧,外用青篾、内用黄篾夹紧,沿着墨线,相隔一定距离用针线暂时固定个位置,其作用是保持准确的扇样。篾条(竹片)厚1毫米,宽2-3毫米。将竹片立起。
11、缝扇 一手捏紧扇边,一手持缝扇针线沿着墨迹相隔5-6毫米一针压紧缝合。针距要一致,针线偏斜的角度要一致,由扇腮的一端缝向扇腮的另一端。
12、修整 用小剪刀或小刀除去掉在扇边外的叶片或其它物质,保持扇边的整洁。抽去叶背的补扇针。
13、熏扇 在加工制扇中,由于各种原因,扇叶附着了一定水分和污物,通过干刷后,再次进入熏房,进行硫磺烟熏,减少水分,清洁扇面。经过硫磺烟熏的葵扇,扇面平展而有光泽。
14、剪柄 根据各种不同规格葵扇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长度,用剪柄刀剪去多余的葵柄。
15、装柄 用塑料夹把葵柄夹住,然后钉上铜钉,系上龙须。
最后是在葵扇上烙画。烙画师傅用炭炉烧红铁笔,配备湿毛巾(用于调试铁笔的温度),先用火笔夹夹住较细的烙铁在扇面上勾画出图案的轮廓,如果温度过高,就在湿毛巾上点一下把温度降低,再用粗烙铁描出阴影,笨重的烙铁在烙画师傅手中娴熟自如,一幅图案欲脱扇而出,令人为之赞叹。
该种火笔画扇的绝技是在同治末年,由老画师陈晚创制的。烙画师傅必须有美术功底,烙画前还要注意下手的分寸,烙得过重,就会烧穿材料,过轻,则达不到需要的艺术效果。
据传,岭南画派的一代宗师关山月曾前来观摩,并曾60余次尝试“烙火画”工艺,但由于无法把握烙铁的力度,每次都把扇面烧糊。最后,他只有掷“烙”长叹:真是一门绝技!
生活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有可能随时会出现,尤其是无法阻挡的那种灾害,不仅仅是人类的死亡,还会给整个大自然带来难以磨灭的损伤。今天排行榜123小编就来为大家列出世界十大灾难,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什么是天才,天才就是在智慧上超乎常人的人,他们的事迹和成就都可以说能让人惊叹的,那么到底有哪几位天才是公认的呢?下面本站就整理了世界十大天才,一起来看看吧!一、牛顿在世界十大天才中牛顿是英国人,被评价...
迢迢牵牛星两汉 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燕歌行二首·其一魏 曹丕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