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菜为惠州之特产。对于惠州梅菜,有一首古诗的诗句作了这样的描绘:“苎萝西子十里绿,惠州梅菜一枝花。”把惠州特产梅菜比作“一枝花”进行赞美,形象贴切。
梅菜在惠州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据说,人们发现、认识并初始种植它,时间就更早了。到了明朝后期,惠州梅菜的栽培和制作已颇负盛名。而今在惠州境内,惠城区的横沥镇,惠东县的梁化镇、大岭镇、增光镇,博罗县的龙溪镇、石湾镇,龙门县的王坪镇、永汉镇等地,均具有较大的种植规模。其中横沥镇和梁化镇种植梅菜,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产量最多,由此也成为代表惠州梅菜的两个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民间关于惠州梅菜的传说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横沥梅菜和梁化梅菜两种来历的传说。
,流传最多最广的是“梅仙姑”的传说。传说明末兵荒马乱,大批中原客籍人士为避战乱纷纷举家南迁,最早有潘、刘、卢、余姓等人家到矮陂土桥开基立业,其中一位姓卢的男子携妻儿定居于此。卢家夫妇育有五子,年尚幼,仅凭夫君一人耕作,生活清苦。一日她在河边洗衣,遇见“梅仙姑”赠菜种一包,是广济苍生之物。卢夫人选定秋分时节在菜园中将种子播下,不几天即长出绿油油的菜苗。转眼到了腊月,菜长得棵大叶肥,成熟抽芯开花,采来煮食,鲜甜嫩滑,分外可口。于是卢夫人叫来左邻右舍一起采摘吃用,但仍剩下一片未及采收,眼见再不采收就会老掉浪费,踌躇间,卢夫人忽然想起腊猪肉,她试着将菜砍下晒干,放入陶缸加盐腌制,经过晒藏,菜干肉质呈桂圆肉油亮状,金黄腊色,香气四溢。亲朋好友问及此乃何物,卢夫人道,是梅仙姑送的菜种,就叫“梅莱”吧。此后经亲朋好友引种,很快在东江流域一带传开,广为种植,惠州从此有了梅菜。
亦有多种传说,而与赵佗王有关的传说流传较广。据传,赵佗率军进入东江,因遭遇缚娄古国土著人的强烈抵抗,后屯兵梁化,等待援军。当时秦兵驻军梁化屯时,给养困难,但漫山遍野长满了一种棵大肉厚的野菜,清甜可口,士兵把这种野菜充当军粮。援兵到来之后,赵佗挥师继续东征,军队出发前,赵佗命令士兵们大量采集这种野菜,晒干后与盐一起装船,进军龙川。当士兵将野菜干卸船上岸时,发现菜干与盐竟然混在一起,颜色变黄,并发了霉。士兵只能将菜干洗净煮食,却香甜可口,遂在军中和当地百姓中传开。因为这是一种发霉的干菜,人们称之为“霉菜”,后来民间将其改成“梅菜”。秦亡时,任南海尉事的赵佗保境安民,攻占桂林、象郡等地,成立南越王国。据说,赵佗攻打桂林等地时,也曾用船运载大量梅菜充实军粮,故梅菜在广西、越南等地称为“越王菜”。
以横沥和梁化梅菜为代表的惠州梅菜,是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因其营养丰富、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而被民间称为“正气”菜。据说北宋的苏东坡来到惠州后,叫人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香气扑鼻,美味爽口,由此而名扬四海。据华南农业大学化验中心测定,梅莱含糖5.7%,蛋白质5.6%,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以及锌、镁等7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具有消滞健胃、消脂、降压等保健功效,被认定为“天然健康食品”。
横沥梅菜种植的品种主要有黑叶仔、白硬仔和三连种。2013年全镇梅菜种植面积达2.65万亩,总产量达3.2万吨,著名品牌有“悠久”、“祯州”、“梅姑”、“绿野”等。这4个梅菜产品分别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奖项,并参加过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展出。梁化梅菜主要品种有三联、黑叶齐尾、本土种等,2015年单造梅菜种植1.25万亩,总产量达2万多吨,著名品牌有“蔡发”、“潭喜”、“循州”、“田头”等。梁化梅菜是最早冠以“惠州梅菜”、“循州梅菜”名牌而驰名境内外,尤其是称誉港澳台。每年由外贸部门出口的梅菜芯达600吨以上,主要销往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新加坡及东南亚各国。
富于传说的惠州梅菜,而今全市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梅菜已成为惠州农产品中独具特色的拳头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上蔡一带的小孩,出生后都兴带肚兜,有红的,有花的,有描龙的,有描虎的,各式各样。你着①因为啥?其实带肚兜吃百家饭的习俗跟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的老娘是从东乡②逃荒到上蔡的,落难就落难到“大铜寨”,当时大...
乳山大鼓是一种山东省的汉族说唱艺术。乳山大鼓,俗称“瞎子唱”,据说西河大鼓传入乳山后,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逐步演化而成的。由于唱词随乡入俗,通俗易懂,从而激发了群众的欣赏...
蒙古族人每年都要举行踢牛髌骨的一项体育活动,由于人们把整个牛髌骨染成红色,所以把这项体育活动叫踢“乌兰”(蒙古语意为红色)。它的由来,流传着一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传说,成吉思汗两次出征都无法战胜塔阳罕部...
中秋节谚语七月十五鬼节,八月十五人节(张家口)八月十五月正南,瓜果石榴列满盘(邢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石家庄)吃乱了月饼死公公(冀县,冀县风俗:新媳妇第一年在婆家过中秋,就要连续几年,在娘家也是如此...
每年的3月1日为挪威和加拿大等国的海豹节,以吸引人们认识保护海豹的重要。海豹是级别较高的珍稀海洋动物,已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按照国际贸易公约规定,这些动物不允许买卖并参展。海豹是海洋哺乳动物。在北半...
每逢傣历"泼水节"前〈公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采来娇嫩欲滴的鲜花到缅寺敬献给佛,祈佛多多降福给百姓。这一传统的活动当地人称之为"采花节"。采花节前,人们要沐浴净身,换上最漂亮的衣裳。节日...
天干无雨,田地干旱,人们抬着菩萨在旱区行走,称为"求雨"。求雨的方式分“文”求和“武”求两种。“文求”出动温和的菩萨如观音、佛祖、娘娘等。坐上大轿,前后排着仪仗,鼓乐相随。主求人领僧道、信士执香火,捧...
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
瘟疫(天花、鼠疫、霍乱等)自古便是一个社会性的难题。早在商代,中国就有了瘟疫的文献记载《小屯·殷墟文字乙编》,到春秋战国时,人们已对疫情有了较高的认识,《礼记·月令》多次提到“疫”:“孟春行秋令,则民...
王甫洲地处老河口市郊汉水之中,成于汉水,也没于汉水,经历了三落三起,留下美丽的传说故事。一是官邸说。王甫洲得名源于王府建筑。相传楚汉之争年代,一次汉军将士韩信因得不到重用逃向沙洲岛,被箫何连夜追赶上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