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咸丰四年(1854),龙湾八甲灾害瘟病频发,当地杨氏族长等人为地方太平,去温州华盖山麓东瓯王庙祈祷,希望东瓯王保民安康,并分得香火,以造殿塑像、祭祀还恩。据地方老者回忆,为表示对东瓯王的敬意,宗族决定全族人吃素三日,首日敬天,次日敬地,第三天敬东瓯王。参事者更衣沐浴,安排了鸣锣开道,鼓乐随从,路口鸣放礼炮,老者与中年人穿青长衫,青少年披红挂绿,人手捧香,夹道相迎,并燎起火堆,清洁道路,以最隆重庄严的仪式迎接东瓯王。当时地贫民穷,无力兴建殿宇,就在八甲朴树坦搭建临时点,安立东瓯王香火金炉。
在东瓯王香火请来后,百姓身体健康了,自然灾害减轻了,连续三年有了好收成。八甲人借此建立了东瓯王社团,以数十人劳力为一社,组建了四社,拦滩涂,建荡园,造地200余亩,命名荡园为“地主爷荡”,有的叫“东瓯王荡”。老百姓对东瓯王敬慕有加,产生了神前不讲假,神前不得罪人的禁忌。
为了实现当年的许愿,人们塑了东瓯王像。相传当时村民为东瓯王宝座配什么垫而议论纷纷,有的说摊绣品,有的说放红布,有的说放黄布,一位老者说能搞到一张老虎皮才是上等的。几天后天气奇热,一只老虎来到横河头塘浃喝水,被一只蝤蠓咬住舌头而死。八甲人获悉,惊喜不已,剥下虎皮做东瓯王坐垫。此事震动远近,其他神灵的坐垫都是假虎皮,唯有东瓯王坐垫是真虎皮。八甲人对这张虎皮特别爱惜,专用樟树箱装之,平时不出示,东瓯王出巡时才铺上。
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元宵节,当地举行“迎神赛会”,八甲村民由四个东瓯王社团负责,抬着东瓯王像,上街巡游两天,一切经费由社团负担。出巡回来,由于还没有建立东瓯王殿宇,只有按四社轮流,把东瓯王塑像择户落座。落座户要管理一年的东瓯王旗灯升降。所谓旗灯,是用两株带叶的茅竹为旗杆,旗为黄色,上有“东瓯圣王”四字,旗下有灯笼。正月十六日,所在社团要唱鼓词,点香灯,直到十八日年节过完。此外,东瓯王一年还要四次更季换服,更衣当天还要唱鼓词。三月初四,脱下新蟒袍换上旧纱袍;九月初二,换上旧单袍;十一月初三,换旧冬袍。这三次都是便服,而到除夕,要换上新蟒袍过年。
民国九年(1920),八甲经济有所好转,人们对东瓯王矮小的杉木銮驾(俗称佛轿)予以更新,邀请永中名匠阿生,重做佛轿,从材料到制作都非常讲究,铜横梁铁柱,桅木拱斗紫铜钉,雕梁画栋乌金漆,朱红轿壁。轿前柱上金字对联“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横匾“五谷丰登”,成为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到了1959年,因极左路线的干扰压制,东瓯王塑像金身难保而被埋葬。东瓯王的虎皮座垫也在“文革”中被烧毁。但八甲人将东瓯王的香火金炉悄然寄居于当地太阴宫一角。如今,为了追溯瓯越历史,寄托追思之情,八甲人确定农历九月初二为东瓯王祭祀日,弘扬始祖文化,祈望东瓯王文化给八甲人民带来祥和与发展。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