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百年“蜈蚣”舞出新气势

骊洁郎2023-10-01

百年“蜈蚣”舞出新气势

生活中的蜈蚣丑陋吓人,在澄海西门,却有人偏偏将这种不受人待见的动物化作舞蹈形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蜈蚣舞国内独一无二,仅流传于潮汕地区。这种舞蹈模仿蜈蚣的造型、动作、形态,由几十个人轮番舞动,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历经几代人的改进创新日臻完美。

蜿蜒爬行 惟妙惟肖

“蜈蚣一出,谁与争锋”?随着一通潮州大锣鼓响起,一名青年手擎彩珠跃然而出,引领着偌大的“蜈蚣”闪亮登场。只见“蜈蚣”两眼绿光闪耀,高高擎起的红尾巴犹如剪刀,威风凛凛。忽然,烟火从“蜈蚣”口中喷射而出,璀璨夺目。执“蜈蚣”舞蹈的艺人穿白衣着黄裤,腰系绿彩带,小腿扎绑带,左红右绿,脚踏轻便鞋,藏身蜈蚣腹下,运用“丁字马”、“弓步”、“双下堂”等武术动作,操纵着“蜈蚣”蜿蜒爬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现场观众连连称赞。

蜈蚣舞的起源有很大的偶然性和趣味性。据说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澄海西门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嵌瓷师傅陈成锦,他对造型艺术深有研究。在一次探讨准备当年的游神赛会节目时,陈成锦偶然发现一条蜈蚣在地上爬行,灵机一动,萌发了创编蜈蚣舞的想法。陈成锦很快制作了一条可供舞耍的蜈蚣道具,他南澳的好友石文勇又协助设计了舞蹈动作,蜈蚣舞由此形成。

蜈蚣舞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喜顺是西门蜈蚣舞第五代代表性传人,他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蜈蚣头”。在澄海西门永和园内,记者近距离参观这条“蜈蚣”。陈喜顺告诉记者,蜈蚣道具通常用竹藤编制而成,全长22米,分头、身、尾三个部分。头部硕大如狮头,两眼放光,一对弯刀状的利牙寒光闪闪,身躯用硬、软二十八节布框衔接而成,伸展自如。尾部呈剪刀状,舞动时起伏多姿。制作这条蜈蚣不简单,十几个人要花至少一个月时间。其中有不少小环节不易完成,还需要篾、竹、藤、铁丝、纸等材料。蜈蚣体内暗藏玄机,里面悬吊特制的灯烛及焰火装置,使蜈蚣在舞动时身、脚、尾、眼都能发光透亮,尤其是夜间表演更加斑斓夺目、形象逼真。

蜈蚣神采 重在拉力

据了解,蜈蚣舞每次表演除了一名擎珠者在前边带引外,还要另外15人藏身蜈蚣腹下,手执手柄,弯腰屈腿,操纵蜈蚣蜿蜒爬行,穿梭盘绕。蜈蚣舞表演讲究整体配合,动作整齐划一,刚劲利落,才能表现出蜈蚣的神采。表演者常常统一运用武术中的“丁字步”、“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所以要求表演者要有一定的武术基础。陈喜顺表示,舞蜈蚣时重在人与人之间的拉力,蜈蚣头的三个人往前拉,蜈蚣尾的三个人往后拉,就像拔河一样。“有了这个互相作用的力,蜈蚣舞起来才好看。”陈喜顺粗略算一下,整个蜈蚣头算起来要三十多斤,这里面包括十多个电池、蜈蚣嘴里的梨花还有表演时燃放的烟花。

蜈蚣舞采用潮州大锣鼓伴奏,为舞蹈增添了浓郁的潮汕地方特色。融音乐、舞蹈、武术、独特造型设计为一体的蜈蚣舞,加上焰火助兴,场面更显盛大热烈、威武壮观。蜈蚣舞表演由“彩珠引路”、“快速出洞”、“晃头摇身”、“上下摆尾”、“蜿蜒盘旋”、“悬空翻肚”和“吐烟喷焰”七个舞蹈环节组成。蜈蚣舞动过程还要模仿其形态习性,变化出“水波纹”、“盘梅花点”和数字造型。这些舞蹈环节和各个舞动造型都有一定难度,而悬空翻肚环节是公认最难完成的。陈喜顺说,悬空翻肚就是蜈蚣头和尾同时从身体的中间位置穿过,此时蜈蚣的腹部在空中转动360度,之后又恢复原来状态。每次表演至此,观众无不啧啧称奇。

声名远扬 传承发展

澄海西门永和园的孩子从小对蜈蚣舞就耳濡目染,孩童时就拿着带木柄的簸箕跟在长辈身边学习。蜈蚣舞诞生一百多年来,一直代代相传,声名远扬。陈喜顺回忆说,在最为兴盛的时候,澄海曾有过多条“蜈蚣”齐舞的场面。1937年“蜈蚣舞”还获邀到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的加冕盛会,轰动香江。后由于抗战,民生艰难,蜈蚣舞随之沉寂。1985年,陈喜顺等人重新发起组织制作,蜈蚣舞才得以传承。1987年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2000年参加新加坡第28届妆艺大游行,同年获文化部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铜奖。

由于蜈蚣舞阵容庞大,每次出演都要出动近200人,且制作需时日,费用要数万元,往往用上一段时间就要重新修复。如果没有长期的经济支持,蜈蚣舞的传承发展会面临较大的挑战。

目前,有近百名年轻人利用夜间的业余时间到永和园接受蜈蚣舞培训,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采访中,陈喜顺等老艺人表示,尽管传承面临着不少困难,但各级各部门都给予支持,他们还是希望能坚持发展下去,让蜈蚣舞继续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