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潮汕俗语的主要流传地方是汕头、澄海和饶平。
这句俗语中的“筒”,指潮汕人以前常用的竹制量器,这种量器主要用于粮食方面,这种量器有定制,一筒米为一市斤(500克)重。糜,潮音读muê5,稀饭。筒米,“一筒米”省去数词。
这句俗语的典故发生于1943年的汕头市。当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土地,潮汕地区又大面积遭受干旱,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汕头市普通市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住在中山路番薯街这片贫民窟中的仁智兄,一家6口,上有白发双亲,下有一对嗷嗷待哺儿女,全靠他做木工的一双手撑起家庭的一片天。
然而,时值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几乎无人顾得了补桶壁换桶底。连续好几天,仁智兄早上挑着木工担出门,晚上挑着木工担收不到半分文回家。看着一对老人和一对幼儿饿得几乎动弹不得,仁智嫂只好厚着脸皮向左邻右舍借糜。邻居人人都不易,几乎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不过暂时比仁智一家稍好,还不致断炊,于是勒紧裤带献爱心,一碗半碗给仁智嫂点糜。仁智嫂用这借到的一碗半碗的糜,加上两大勺水,和上从菜市场捡来的菜帮菜叶,熬成一大锅稀里哗啦的“菜糜”,维持一家人不致饿毙。挣挣扎扎间,仁智嫂已借了邻居9碗糜。这一天,仁智兄走了好运,遇到一个少时同学,这同学的日子还勉强过得去且有同情心,故意让仁智为他家修理了一只木桶,事后送他一筒米。仁智好多天没见到白白的米,高兴地跑回家对老婆说:“我今天赚着筒米啦!”仁智嫂先是一喜,继而不无忧愁地说:“筒米欠人九碗糜呢!”言下之意,赚来的这一筒米煮成糜,还了借人家的,所剩无多,饥饿继续威胁着他们。番薯街贫民窟的房屋都是枋篷屋,几乎不隔音,仁智夫妇的对话,一点不漏地被后屋的祥贵嫂听到了。祥贵嫂虽也穷,但仁爱可嘉,她接过仁智嫂的话茬大声说:“你借我的那一碗就不用还了!”祥贵嫂把仁智夫妇的话传出去,意在请求邻居们都来帮助仁智这家特困户,免去仁智嫂的“糜账”。
“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生动描述仁智一家窘状的话竟不胫而走,成为俗语,比喻人之极度贫穷。例:张三原来很穷。他的邻居李四很关心他。后来各自东西走散。多年之后,李四邂逅张三的弟弟张五,问张五:“你哥现在情况怎么样?”张五答:“还是老样子,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俗语也引喻为“资不抵债”。例:某厂陷入三角债中,最近有三家债权人催得凶。还清这三家人的债得有三千万。某厂经理派员四处向债务人讨债,希望以此抵还这三家债权人。一日,财务科长兴奋地对经理说:“讨回来三百万了!”经理阴着脸说:“筒米欠人九碗糜呢。”
情人山头对唱歌(一)男:山歌没人起头我起头林光唱到西街头街上看看无限好 好比温州和杭州女:山歌很早妹起头天亮唱到没日头东边唱到水南户西边唱到张山沟男:唱起山歌没因由想妹和我同个枕头女:杜鹃开花红辣辣好...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