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筒米欠人九碗糜

水云君2023-12-14

筒米欠人九碗糜

“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潮汕俗语的主要流传地方是汕头、澄海和饶平。

这句俗语中的“筒”,指潮汕人以前常用的竹制量器,这种量器主要用于粮食方面,这种量器有定制,一筒米为一市斤(500克)重。糜,潮音读muê5,稀饭。筒米,“一筒米”省去数词。

这句俗语的典故发生于1943年的汕头市。当时,日寇的铁蹄践踏着这片土地,潮汕地区又大面积遭受干旱,大批农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汕头市普通市民的日子也不好过。住在中山路番薯街这片贫民窟中的仁智兄,一家6口,上有白发双亲,下有一对嗷嗷待哺儿女,全靠他做木工的一双手撑起家庭的一片天。

然而,时值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几乎无人顾得了补桶壁换桶底。连续好几天,仁智兄早上挑着木工担出门,晚上挑着木工担收不到半分文回家。看着一对老人和一对幼儿饿得几乎动弹不得,仁智嫂只好厚着脸皮向左邻右舍借糜。邻居人人都不易,几乎都在死亡线上挣扎,不过暂时比仁智一家稍好,还不致断炊,于是勒紧裤带献爱心,一碗半碗给仁智嫂点糜。仁智嫂用这借到的一碗半碗的糜,加上两大勺水,和上从菜市场捡来的菜帮菜叶,熬成一大锅稀里哗啦的“菜糜”,维持一家人不致饿毙。挣挣扎扎间,仁智嫂已借了邻居9碗糜。这一天,仁智兄走了好运,遇到一个少时同学,这同学的日子还勉强过得去且有同情心,故意让仁智为他家修理了一只木桶,事后送他一筒米。仁智好多天没见到白白的米,高兴地跑回家对老婆说:“我今天赚着筒米啦!”仁智嫂先是一喜,继而不无忧愁地说:“筒米欠人九碗糜呢!”言下之意,赚来的这一筒米煮成糜,还了借人家的,所剩无多,饥饿继续威胁着他们。番薯街贫民窟的房屋都是枋篷屋,几乎不隔音,仁智夫妇的对话,一点不漏地被后屋的祥贵嫂听到了。祥贵嫂虽也穷,但仁爱可嘉,她接过仁智嫂的话茬大声说:“你借我的那一碗就不用还了!”祥贵嫂把仁智夫妇的话传出去,意在请求邻居们都来帮助仁智这家特困户,免去仁智嫂的“糜账”。

“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生动描述仁智一家窘状的话竟不胫而走,成为俗语,比喻人之极度贫穷。例:张三原来很穷。他的邻居李四很关心他。后来各自东西走散。多年之后,李四邂逅张三的弟弟张五,问张五:“你哥现在情况怎么样?”张五答:“还是老样子,筒米欠人九碗糜。”这句俗语也引喻为“资不抵债”。例:某厂陷入三角债中,最近有三家债权人催得凶。还清这三家人的债得有三千万。某厂经理派员四处向债务人讨债,希望以此抵还这三家债权人。一日,财务科长兴奋地对经理说:“讨回来三百万了!”经理阴着脸说:“筒米欠人九碗糜呢。”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