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公花妈神,也称树公花婆神,故有人将其简称为公婆神,是月下老人,也是送子神,更是少年儿童保护神。
自古以来,关于花公花妈或公婆神的由来众说纷纭,且越说越离谱,甚至将其丑化,如影响最大、最普遍的说法是——“从前有一妇人,丈夫经常外出谋生,她却在家与人通奸,一次被丈夫回家撞见,丈夫怒不可遏,便把他和奸夫一齐杀死,因怕被人发觉,便把他俩的尸体埋于床下的土中,哪知死者阴魂不散,常常在家中作祟,把他续娶的妻子所生的几个孩子都弄死。
后来,丈夫只好设立一个死者的牌位,虔诚拜祭以赎前愆。这一天刚好是农历七月初七日,从此,生下的孩子便平安无事地健康成长。此事传开后,家家效尤,以祈公婆神庇佑孩子健康成长。”
这故事有点人怕恶鬼的味道,就说人被挠得很无奈,将其祀为神,难道代天主持正义的天帝也会同意吗?这有点不符合逻辑,但民间相信此说法的人很多,故而一些地方,如:潮阳将公婆神称为床脚婆,据说就与此传说有关。
那公婆神真的是恶鬼变的吗?当然不是,是人们望文生义,因“花”字在过去既指花草也指妓女,古昔将妓女称花娘,民间还将作风不正派者称“花脚”。可能受此影响,一些人便编故事,将花公花妈说成是由奸夫淫妇演变而来,这是无知无聊之人的附和!那花公花妈的前世今生又是谁呢?是花神,对,古人认为每个人都有其本命树和本命花,花公花妈是主掌每个人的本命树和本命花之神,一株树能开几朵花就代表有几个儿女,白花为男,红花为女。据说开花是红是白(是男是女)由女娲(注生娘娘)决定,而花能否顺利怒放(孩子健康成长),就要看花公花妈照顾的好不好了。
那花神又如何从本命之树本命之花的守护神变为儿童保护神的呢,为什么大人就不用保护了呢?其实,花公花妈的崇拜与古代的丧葬习俗有关。在汉代以前,十五岁以下(即未成年)的孩子殁了,是不能葬到家族墓地或其他任何地方,只能葬在自家的花园地,家里也不能为其设置灵位,更不能入祠堂配享春秋之祭。但不是家家都有花园呀,怎办呢?没条件的只好将小尸骸扔进河里或大海,随水往生。古昔的江河海常常可看到随水漂浮的小孩尸骸,潮州人将其称为“死港仔”。这些尸骸都是由慈善机构或佛寺派人将其就地掩埋、或收埋于义冢埔。十六岁后即“弱冠”,成人了,殁的就可葬到家族墓地或其它地方,因而民间也就有了十五岁“出花园”的习俗。
注意,“出花园”既是成人礼,也有向世人宣告可以葬进公墓之意。虽然此丧葬习俗后来有改变,但拜公婆神和出花园的习俗却留传下来。
玻璃银光刻是在制镜基础上进行的美术创作,即在玻璃上作画,故而又称“镜画”。又因其在镜画中的线条都是银色的,所以通称“玻璃银光刻”。约在民国初期,上海市场的衣柜门上出现了一种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实用性的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 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
拉洋片,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表演者通常为一人,道具是一个约一人高两臂宽的大木柜,柜的前面有四个直径二三厘米的圆洞,洞上安了凸透镜,柜子的一侧安装有锣、鼓、镲,由两条小绳控制。透过柜子上圆洞观众可以看到...
利比里亚共和国 (The Republic of Liberia)利比里亚国旗利比里亚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10。由红、白相间的11道平行横条组成,左上角为蓝色正方形,内有一白色五角星。1...
孟加拉国人以米饭为主食,也喜欢各种各样的甜食。他们对中餐倍加喜欢。当地人除了在高级饭馆或正式社交场合使用刀叉外,平时一般用右手抓食取饭。男子和妇女通常是分开就餐。家中妇女常在男子吃过饭之后才用餐。在吃...
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民间音乐主要包涵在传统的春节社火、木偶戏、锁呐和南北山区山民们哼唱的山歌,目前已濒临失传。传统社火曲传统社火主要有步社火、夜社火等形式。其中主要传唱的社火曲普遍为《渡船曲》,小曲有《十...
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服饰的款式略异,但基本构件一致。男痕迹由对襟白衬衫、黑领褂、大筒裤、剪口布鞋等件组成。女装由蓝、白、雅布(淡蓝)等色布制成的右衽大襟衬衫、领褂、围腰(围裙)、飘带、...
竹板书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竹板书的表演方式为一个人右手持大板、左手持节子板站唱。竹板书老艺人口头传说:嘉庆年间,皇太后寿终,上谕京师百日之内禁止动用管弦乐器,致使北京许多艺人难以...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秦皇岛市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因公元前215...
人有生就有死,谁也逃避不了。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丧葬习俗,从古至今流传了几千年中国文化文明历史,它涵盖了儒、道、佛三教派思想理念。在湖南省郴州市最南边陲的桂东县,淳朴的祖祖辈辈对丧葬习俗历来非常重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