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徽风徽俗品绩溪(7)

飞翮2024-05-08

茶礼

绩溪人奉行“进门都是客”格言,客人进门,即奉茶递烟入座。平日两方不睦,对方泡碗清茶敬上,即算“赔礼”致歉言和。晚辈非礼,敬碗清茶必得长辈宽容,绩俗称“泡茶赔礼放炮竹”。对待新客、远客、贵客,敬茶后奉“鸡子茶”(茶叶蛋)或鸡子滚水,有甜、咸两种。油煎后水煮成汤者,称“鸡子鳖(脯)”(即荷包蛋),一般3或4枚一碗。

春节和做大喜事招待新人、新女婿、长老寿庆、恭迎嘉宾,多敬“三套(道)茶”,即清茶、甜茶、鸡子茶。甜茶多用莲子、蜜枣或桂圆、荔枝煮成,俗称莲子汤、甜枣汤、荔枝汤。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用糯米甜酒和银耳、枣、栗煮成较为普遍,普通人家用绿豆煮熟加入白糖,或花生米煮熟加入白糖,也称之甜茶。主人敬五香蛋,客人至少吃一枚,如敬甜茶,则非吃不可或请人代吃。

春节做客称“吃茶”。走亲戚送鸡蛋和百拜糕,今用酒、水果、白糖、荔枝干、桂圆干或茶叶、山核桃,俗称“端鸡子茶”。民间用炒冻米加白糖冲滚水(开水)待客童,称之为“吃霰饭茶”。绩溪人待客,每在饭后泡碗头茶,称作“三顿茶饭”。绩溪风俗,饮茶通饮绿茶,其中多为炒青、毛峰,较少苦丁茶、条茶、红茶、苦瓜茶和茶砖。

贺礼

清迄民国,喜庆贺礼以亲疏和家境而有别,多为鸡子糕面或四色礼(四样礼),亦有折成礼金,俗称“干折”,通称“贺仪”。鸡子糕为百拜糕两包,鸡蛋9枚或13枚,称一窝,兆旨“九子十三孙”,观冕(丰盛)的有24枚。生育、庆寿,鸡蛋取双数,8至12枚;有的地方习用单数,13—21枚,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四色礼为鱼两尾、猪肉三斤、发酵包十二只或切面三斤、壳饼24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绩溪公职人员、知识分子时兴送喜联(岭北称对联,与普通楹联、对联不同)、喜幛、喜匾。包礼金多为1或2块银元,1937年后流行送2或4块银元。婚礼,娘舅必送喜联,上等人家送喜幛。送嫁,至亲长辈多以衣料、被褥、鞋帽或首饰作礼品。庆父母寿,出嫁女儿必送自制的衣、鞋。起屋,娘舅和出嫁姐妹必送金花。建国后,仍兴喜联、立轴,绩溪岭北尤为崇尚。百拜糕改为应时茶食,四色礼改为猪肉、切面或包各3斤和香烟、瓶装酒。20世纪70年代后,兴送日用品、上等烟酒等物,喜幛渐多。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普遍为喜幛和礼金。

见面礼

清、民国时期,晚辈婚、嫁,至亲长辈必送新郎新娘见面礼(红纸包),俗称“拜敬”。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改为新娘在婆家、新郎在岳家酒宴上敬酒呼唤称谓时递交。初次见到亲友晚辈孩童,亦兴给见面礼。

彩礼 清迄民国,联姻送女方之钱礼物礼,统称彩礼。礼单由女方开列,商定后男方开回单,照回单礼数分期送达。民国24年(1935)前后,一般需耗费银洋260元至300元。聘礼,可视为姑娘身价银,中上等人家吉洋48元,喜包、饼、亥各60斤,门担每包10斤,书套(求婚书)2元,定亲日送达。盒礼,即姑娘首饰银,吉洋24元,下“日子书”之日送达。节礼,即姑娘帛布、铺盖银、包布18端,亦下“日子书”之日送达。期礼,择定婚期送“日子书”之压银,吉洋2元,婚期半年前送达。笄礼,糯米8斗,香油20斤,赤砂糖8斤,下“日子书”之日送达。舆礼,即“轿下食”(筵席),玉粒(大米)1担、鲜亥100斤、鲜鱼24斤、喜蛋折银24元、红烛8斤、花红(谢厨师)2元,婚期前一二日送达。民国32年(1943)后,彩礼并为聘礼、舆礼两项。20世纪50年代中期,统称为彩礼,一般为“4个40”,即40斤大米、40斤面、40斤猪肉和现金40元。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彩礼的内容和形式均比以前为丰富和繁缛。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