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广德地区人民生活习俗

夜香2023-11-06

广德地区人民生活习俗

一、饮食

广德城乡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面粉为辅,很少吃杂粮。通常一日三餐,城镇吃饭一稀两干,早餐吃泡饭的居多,农村三餐干饭。面食花样不多,常见的是面条、饺子,为调剂口味,偶尔食之。入冬,城乡家家加工或购买糍粑、年糕食用。吃菜偏咸喜辣,农村尤甚。来客招待讲究丰盛,鸡鸭鱼肉一般为必备之肴。80年代以来,粮、油、肉、禽、蛋等主副食品日趋丰富,吃饭已不仅是为了充饥,而成为一种享受,更加注重营养和口味,主副食搭配适当,口味趋向甜、淡、鲜。民间常有“过去算了吃,不足;现在吃了算,有余”的说法。

喝茶为广德的传统习俗,不论城乡,来客招待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且用茶杯现泡,而不是从茶壶中倒出,不泡茶就显得不恭敬、不热情。县民家家喝茶,以粗茶淡饭而自足。城镇遍设茶馆,茶馆内摆着方桌,几张、十几张不等,从凌晨开门直至夜深,茶客入座,跑堂的立刻端来有盖茶碗,用特制的长嘴铜壶(后亦有白铁制的)冲开水泡茶,只要茶客不走,跑堂总是冲水不停。上茶馆喝茶的多为手工业者、商店业主和进城的农民,年龄以中老年人居多。到茶馆喝茶,有的是了解市场行情,洽谈生意;有的是消闲解乏,听“百样话”,即听人扯山海经。一些卖香烟、瓜子、花生、芽蚕豆及油点的提篮小贩,穿梭其间。午后至夜晚,有时还设书场,由鼓书艺人说书助兴。

喝酒亦为县民的一大嗜好,向以散装全粮酒、高梁酒居多。80年代,各类瓶装白酒品种繁多,啤酒、雪碧、可乐和低度酒也日益受到欢迎。

二、服饰

古时,邑人崇尚俭朴,“富贵不服绮罗”,城乡各有特点。随着时代演进,变化愈益显著,城乡渐趋一致。

清末,城镇男穿长袍马褂、长衫,女着大襟短褂,下穿盖脚长裙。服色除衬衣多为白色外,余为蓝、黑、灰、青等色。脚穿自制白布袜,纳底圆口布鞋,雨天穿桐油布帮钉鞋。农村仅有少数富庶人家仿效城镇穿戴,大多数男女都着土布(家机布)制作的短衣、短袄,无门襟的宽腰长裤。冬季,老年人喜穿长棉袍,束腰带。夏季,青壮年下田习惯披5市尺长的单幅蓝布批肩,俗称“大手巾”。白天赤脚或穿草鞋,夜晚或天雨休息才穿布鞋。山民上山劳动着老布山袜和草鞋。

民国时期,服装多有变化,旧式服装逐渐淘汰。城镇男性冬春多着长袍、长衫,夏秋多着对襟短衫;公务人员多着中山装,学生穿学生装,少数穿皮鞋;妇女在家穿大襟短衣、短袄,出门穿旗袍,梳“粑粑头”,着长筒纱袜,绣花鞋。女性服装款式先是长袍、长袖、高领,逐渐改为短袍、短袖、矮领。40年代后期,时兴长只齐膝,袖口齐肩,领高1~1.5厘米的“二五旗袍”。农村变化不大,只是土布渐少,用斜纹布 、士林布、印花布制衣的增多。青年女性喜着大红大绿,蓄长辫,戴银手镯。

建国后的数十年间,衣着急剧变革。初盛行列宁服,后中山服、解放服,“文化大革命”期间着草绿军装,戴军帽成为时尚。70年代末喇叭裤风行一时。80年代以来,穿西服的人日渐增多,布料则愈来愈好,卡叽、哔叽、涤卡、涤纶为一般人所采用,用毛料、呢绒的人亦日益增多。妇女衣服艳丽,花色品类尤多,色彩缤纷。皮鞋受到人们普遍喜爱,其它鞋类花色品种不断翻新。妇女戴金银饰品的也较普遍,烫发、抹口红、敷脂粉习以为常。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