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庐寺的庙会
和许多庙宇一样,西庐寺庙会也是热闹非凡。每逢农历二月十九日、七月三十日、九月十九日,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会上山烧香、朝拜,逛庙会的老百姓更是成千上万,络绎不绝。除此以外,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日是地藏王菩萨的生日,那天也要举行地藏王庙会。
以前,每年七月三十日这一天,周边四乡八镇来此的人最多。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上,以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的诞辰庙会影响最大,人数最多。庙会期间,上山朝拜、敬香、经商、旅游观光的常常达到10万人之多,是合肥地区规模最大的庙会。
早年的西庐寺庙会香火鼎盛,声名远播,香客往往有组织地结队而来,这种有组织的朝山叫乘旗,一支烧香队伍举一杆旗,组织者称香首。
香首预先要上山同知客师联系,谓之投寮。约定烧香日期、人数、多少人用餐等,以供安排。
在进香的“乘旗”中,一杆旗内分旗、锣、驾、引四大部分,组织严密整齐。“旗”是打着龙凤旗,万民伞走在前端;“锣”便是乐器,敲锣打鼓,配之以笙箫笛管;“驾”是由四个人抬着一尊王爷菩萨;“引”是烧香众人中有一人手端香盘,引导烧香队伍前进。像这样有组织进香者,每杆旗都有三四百人。从七月二十日至七月三十日,一天至少有七八杆旗。1936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一天就有28杆旗,人数达数万,热闹非常。
在一行烧香众人中,有烧苦香、烧板凳香、烧散香。
烧苦香是用一根长银针穿过两腮,谓之打恒针,即是要有恒心、不怕苦才能做到,这是少数香客为父母祈求安康所为。烧板凳香,途中过集镇时,要念香告,走一路念唱一路,围观的人很多。到寺院时,寺内组织一班僧人放四眼枪迎接。进入寺院后,由烧引香者带领,一位敲锣的斋公喊佛:喊佛时,要向所到殿宇的佛像喊出向某菩萨朝拜,遇有两杆旗同时到,进香者分成两行,两边锣鼓队打牌子,比赛,那就更热闹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中又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并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各种民间艺术演出层出不穷。
由是,逛庙会便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