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小时候,村里若逢人家盖房子,便会乐颠颠地跑去观看。尤其是村中人家到了上梁日子,更是喝过稀饭便早早地跑去等候。因为上梁时,建房的主人会让木工撒一些馍、糖果和红鸡蛋,我们就为了捡拾这些东西,一饱贫困岁月里缺乏食物的饥饿。
那时,农村建房都是带梁头的房屋,即房屋中间顶,前后则呈向下坡,上面铺上瓦片,便于下雨流水。现在建的楼房与当年建房不同,根本不用木头梁,而是用水泥预制板或采用钢筋加水泥直接浇灌即可。
如今已经记不起儿时有多少次参与上梁时拣拾糖果的情景。记忆最深刻的是当时在朝阳小学上二年级,刚放学回到家,还没放下书包,母亲告诉我,快去隔壁你大婶家,今天她家上梁了。我一听,书包往床上一扔,急忙撒腿就往外跑,唯恐去晚了抢不到糖果。还没跑到大婶家,就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响,心里知道,一放炮就已经开始撒糖了。我急忙加快脚步,待跑到大婶家时,“四木匠”(村人都这样尊称他)正在唱着“大梁好比一条龙,摇头摆尾往上行……”的上梁歌谣,一边唱着,一边抓出篮子里的糖、馍、红鸡蛋,往人群里撒。“四木匠”的手往哪扬,人群里大人小孩也会跟着手势往那跑。人群里拣拾、争抢糖果的往往是一些农村妇女和小孩子,青壮男劳力很少参与争抢。
那时,我们小孩子不仅拣拾吃的东西,还拾那没有爆炸的鞭炮。记忆中从建房上梁的村人家归来,一般褂子兜里会塞满吃的东西和玩的鞭炮。
至于“四木匠”嘴里哼唱的《上梁谣》,当时我们全然不去理会。多年后,我却对这类在民间代代流传的歌谣起了兴趣。无疑,这是人生阅历增加和文化积累增多的结果。
悠悠岁月长,曾经晃荡在村人建房上梁时的儿时身影,已经长大成人,已为人夫人父。如今正坐在颍河岸边的卧神书斋里,敲击键盘回忆儿时曾经忽略的《上梁谣》。“四木匠”一手拎着竹筐,一手抓筐里的糖果,挥臂撒向人群里,伴随“四木匠”那高昂轻快的“要问大梁哪里去,八字手里定太平”的《上梁谣》,恍若眼前,恍若耳边。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