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肥西民俗(防虎山人抬花轿)(2)

万军郎2023-10-07

关于独杆轿,这种民间艺术是否真如文中所说,为肥西县防虎山人独创?记者特意查询了资料,发现:“用一根丈余长的粗而软的圆竹作轿身,前后用丝绸扎系红花球,两个扮作小丑的轿夫一人抬一头,一个扮作丑县官的抓住圆竹,一个腾空炫舞坐到独杆轿中间,手舞一把彩绸绒扇舞出花样,这是为了在独杆轿上保持平衡,坐在独杆轿上可翻、滚、爬、站、舞。”这种以“独杆、官员装扮”为主要特色的表演形式,在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地的传统民艺中都有出现,但又在细节上各自有所发挥。安徽主要集中在阜阳、淮北一带,如颍上、濉溪、固镇……可以看出,它的流传范围是在我们所说的中原地区,但又并非普遍流行,只出现于其中的部分县市。

关于其来历,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有一个故事。说是清代乾隆年间峄县知县张玉树是个好官,“爱峄如家,爱士民如师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峄县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为了怀念“张青天”,当地人就创造出了独杆轿的艺术。

表演时,坐轿的演员身穿官衣,头戴乌纱帽,轿前二人,各执一面旗牌,分别写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因此又叫做清官独杆轿。

考察流行在安徽境内的“独杆轿”,会发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旗牌,变成了“肃静”、“回避”,甚至什么也没有。轿上坐着的还是老爷,还是头戴乌纱,身穿官衣,脚蹬薄底靴,但鼻梁上却画了粉,八字胡,是典型的丑角打扮,不再一脸正气了。比如淮北,独杆轿又被称为“四老爷”坐独杆轿,这位四老爷一上场就大作鬼脸,纱帽翅上下翻飞,引得哄堂大笑,完全以风趣诙谐取胜。

而所有地区的“独杆轿”,目前看来,都是从清朝开始流行起来的。具体先后已不可考,但从其共性和地域特色看,必然是跟近现代几次人口大流动有关系。任何一种民间艺术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有其传播途径及历史渊流,从这个传播和演变的过程中,可以真正鲜明地感觉到我们的传统和民俗的脉络。

不管清官轿,还是丑官轿,是表达怀念,还是拿他打趣,这个在一根竹子上高坐的官员,都很受老百姓欢迎,都有着“与民同乐”的民间气质。乡间庙会俚俗的欢声笑语,也传达出劳动人民的美好心愿:希望做官的“老爷”们,能够放下身段,贴近民众——别忘了,你也是从民众中来的。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