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刚息,一浪又起。工地上因缺乏一大批铺设墩架木料影响施工进度,蔡太守心急如燎,夜阑人静喜得梦,又见仙人指点,须差人到清源山诚请“三人一目仙”帮助。他觉醒又传唤夏得海前往探究。夏站在山麓半天,不见人踪,傍晚忽见三个衣衫褴褛的乞丐踉跄路过,其中两个皆盲,一个只睁一目,夏认出诚请之仙人,苦苦恳求,仙人答应,念咒语:“洛阳江头,古井一口,木可造舟,水可饮酒”。翌日,江畔果有一口古井,喷泉似地涌出许多杉木。造桥民工欣喜万分,搬杉搭架,痛饮井水,果然甘甜似酒。
长桥即将竣工,潜伏江底的龟蛇众妖拒不服输,纠集江里九十九条蛟龙,疯狂地向石桥反扑,搅得通天昏暗,浊浪排空。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南海观音遣派八仙前来除妖,洛阳江面展开一场殊死的大厮杀。喜见铁拐李、韩湘子、何仙姑众仙各显神通,施展绝技,把这群孽龙烧死江中。
蔡太守在建桥中设计、施工,聚集能工巧匠超群的聪明才智,攻克不少工艺技术难关,创造出人间奇迹。
“筏形基础”,用竹筏等工具,沿桥梁中抛石成矮堤,在矮堤上造桥墩。“种蛎固石”,在桥墩与矮堤间种植牡蛎,使其繁生,以海生动物外壳的力度与桥墩石胶粘增固。“浮运架桥”借助潮涨船高,把大石板托举铺架桥墩之间。
正当建桥进展顺利之时,财库匮乏,募金耗尽,襄母卢太夫人带头乐捐,卖去老家良田 160 亩捐资造桥仍亏空巨额。火烧燃眉,又是仙人庇护,南海观音力士驾驶祥云,轻轻摘下一片荷叶,当空一吹,闪现一位花容月貌美女泛舟洛阳江面,声称谁若能用金钱投中,她愿嫁与为妻。消息传开,一时两岸人头攒动,不少富豪子弟运银载金抛掷美女,只见,金银似雨点般投落小舟,却无一人投中美女身上。轻舟载满千金万银,载满建桥民工的企盼。这样,资金筹齐了,一座雄伟壮观的跨海长桥建成了,桥长 834 米,宽 7 米,两翼建有栏杆,雕有石狮,有七亭、九塔点缀其间。嘉佑四年(1059 年)隆冬,彩虹当空,江清如镜,洛阳江两岸人民喜气洋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欢庆历经七年风雨建成“万安天下第一桥”。
尽管剧情颇有浓重的神话色彩,但它贯穿历史的真实记载,蕴含老百姓美好的寄托。蔡襄建造洛阳桥的佳话千古流传。洛阳桥建成后,蔡襄撰写《万安渡石桥记》并刻石碑于岸南。这篇 153 字的碑文雄伟遒丽,气度轩昂,堪称殊世书法之瑰宝。蔡襄没有贪天之功为已功镌刻自己的名字,而是肯定了造桥中卢锡等 15 位精英的功绩,体现出他廉洁实干,济世安民的高风亮节。
洛阳桥雄姿岿然,结束了行人“弃舟之徒”的历史,而且扩大了商品南北流通,推进了生产发展,使泉州城成为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为了纪念蔡襄倡建洛阳桥的卓越历史功绩,泉州人民在洛阳桥南畔建造一座蔡襄祠,并塑像立碑,让世人永远铭记这位历史文化伟人。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