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平泉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游牧民族——契丹族的发祥地。
“契丹始祖传说”、辽史记载以及在平泉境内出土的辽三彩罐、龙凤纹鎏金银器等大量辽代文物,都证实了契丹人曾在平泉生活繁衍过。
平泉现存辽大长公主墓、窦景庸墓、会州城等古遗址、古墓群160多处,有馆藏文物1.8万件,辽金文物占70%。
2011年5月,“契丹始祖传说”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中国契丹文化研究中心落户平泉。平泉还提出了“契丹祖源、圣地平泉”的城市品牌,把契丹文化融入了旅游业,计划建立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集群。
泽州园位于平泉县城西山东麓,正对着县城最繁华的大街,与县城标志性景观“水泉”遥相呼应。泽州园的主体建筑“就日馆”是一座仿古建筑,体现了辽代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坐落于五叠平台之上,飞檐斗拱,气势恢弘,身处城市的任何一个位置,几乎都能看到它那宏伟的身姿。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位二十年,即帝位十一年,55岁病逝于扶余(今吉林四平西)。
耶律阿保机自幼聪敏,才智过人,经过多年的征战,把北方各族统一在自己的政权统治之下,建立起幅员广阔的辽王朝。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饱读中原诗书的耶律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
邵华泽题字的“就日馆”是一座契丹文化博物馆、中华菌文化博览中心的综合展馆。“就日”——比喻对天子的崇仰或思慕。
辽朝(907~1125年),是中国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
辽朝原名契丹,后改称“辽”。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8年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36年南下中原,攻灭五代后晋后改国号为“大辽”。983年改为“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契丹人关于自己始祖有这样的传说:一位久居天宫的“天女”倍感天宫的枯燥寂寞,她驾着青牛车,从“平地松林”沿潢水顺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着一匹雪白的宝马,从“马盂山”随土河一直向东信马由缰。青牛和白马,在潢水与土河的交汇处的木叶山相遇了。天女和仙人,叱走青牛,松开马缰,相对走来。两人相爱了,结合了,繁衍了。
此传说一直以口传形式流传于平泉县及周边地区。
来到杭州,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必去的,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自南宋以来,这里就是商铺林立、酒楼茶肆鳞次栉比,是杭州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贾云集之地。据说,清河坊的得名,与南宋的太师张俊有关,...
香港的殡仪历史记载始于1930年代后期,当时香港的殡仪服务主要由义庄包办,但由于使用者的家境普通,所以义庄提供的殡仪服务通常只为灵柩暂存、大殓、出殡及下葬。而家境较富裕的,通常会光顾长生店的上门式殡仪...
死者、丧事礼称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
武当武术的发源地在湖北武当山,其创始人是元末明初的武当道人张三丰。张三丰将《易经》和《道德经》的精髓与武术巧妙融为一体,创造了具有重要养生健身价值,以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为主体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具...
人类和所有生物都需要空气生存,受过污染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的,好的空气质量能带给人更高的生活质量,大多人都在追求健康的生活。大家知道世界十大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吗,现在一起和小编来了解一下吧。世界十大空气...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因县城襟带丹江、背依凤冠山而得名,属商洛市管辖。地势西北较高,东南偏低,河谷相间,呈“掌”状地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 的土石山区县。全县森林覆盖率70%,是...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