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
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除夕之夜,家祭之后,全家团聚一起,点灯围火闲聊,如今大多数家都是集体观赏春节晚会,以等待辞旧迎新的钟声。唐时是夜全家人还要喝花椒酒,将花椒放在盘中,饮酒时撮置杯中,能以驱寒、御潮湿。关中东府亦有吃团年饭的习俗,但多是以酒菜为主。温上几壶酒,弄上几盘子凉菜,炒上几个热菜,用盘端着放在饭桌上。由家长主酒,前三杯须敬天敬地敬祖宗,第四杯自饮,并且要讲几句年节吉庆的话。接下来,晚辈分别给老人敬酒。酒要斟满,杯要端平,双手敬上,还要说些祝酒的喜词儿。敬完酒,一家人便转圈儿轮流欢饮。此日,新媳妇饮酒,老人们绝不责怪,还不住劝喝哩。吃菜时,亦是让老人先动筷子,其余人后吃。有的家还弄上一个火锅,一家人围着,吃得热气腾腾,满头大汗,不光是气氛热烈,亦确是祛寒的妙法儿。团年饭有的县还兴吃饺子。一家人坐着闲聊时就把饺子包好,等到子时(即半夜十二点)才吃,取“更岁饺子”之意,饺子一词亦是借此谐音而得名。为了图吉利,包饺子时有人暗中把一块糖或一枚硬币包在其中,谁吃到了谁就有福。有的老人还有意把包了糖或钱的饺子做个记号,舀给孩子们吃。孙儿孙女们吃到了自然高兴得不得了,全家人亦皆大欢喜。
除夕夜守岁,蒲城人还有“吃忍柿”的习俗。“忍柿”谐“忍事”,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相互忍让,和和睦睦地过日子。东府有的县除夕夜还有低个子娃爬门坎的讲究。低个娃想长得快,除夕夜就得爬门槛。爬时门里门外各站一大人,一人撴头,一人撴脚,小娃不准说话。外面人问:“撴长了没有?”里面人答:“撴长了。”然后让低个娃从门槛底下爬过。爬过门槛后,低个娃还要手摇门前的椿树,边摇边喊:“椿树椿树你甭长,我长高了你再长。”据说这样来年就会长高许多。这显然是一种古老巫术的遗留。此外,一些县除夕夜还兴烧红火,也叫烤年火。把夏季挖出来的大树根掏净土晒干,加上柏枝和花柴杆燃着,数日不灭,人们称之为“年疙瘩,柏朵火”。二华潼一带于春节凌晨还有煨柏烟的讲究,取的都是来年日子红火的意思。其实这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似与上古时的“西岳柴祭”有关。东府境内的西岳华山为天下名山,《尚书·舜典》记载,舜每五年一次,于秋八月巡狩西岳,燔柴告天,行望祭之礼。因而,烤年火习俗当是由上古以火祭天的遗风演化而来。
此外,三十守夜,东府还有一些禁忌。当晚家家须把刀、秤藏起来,以免大年初一看见刀和人犯口舌,看见秤来年常见蛇。三十忌破败,要说吉利话。小孩打碎了碗,大人赶快说:“岁岁平安!”衣物烧着了,就说:“越烧越发!”三十晚上不准骂人,不准说“破”,饺子煮烂了,要说饺子“笑了”。
交过夜后,家家户户便鸣放爆竹,庆贺新年来临。说到爆竹,这里还有个小常识。宋代以后才产生了以纸卷火药制成的炮仗,宋之前都是用火烧烤竹子,使其爆裂发声,称为“爆竹”。唐人来鹄有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杆灰”,这里的“爆杆”就是“爆竹”。此外,前些年过年各地禁放鞭炮,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一下子冷清了许多,年味也显得寡淡之至。说实话,老百姓一年到头就图这一乐,当然放鞭炮造成事故绝非好事,但若以此为标准,那最应该禁的恐怕首推汽车,因为现今车祸之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若能以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燃放鞭炮的无害化,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根据美国CNN的研究,认为七种最让阿根廷人喜欢的食物如下:1、烤肉 Asado虽然这道菜在其他国家不过被称为“烧烤”,不过阿根廷的烧烤却是具有相当学问的,对于阿根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家庭烧烤或与朋友在...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即大年初一,也称“元日”或“元旦”。“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元是首的意思,“三元”就是一年的开始、四季的开始、12个月的开...
中国古代阅兵有数千年的历史,第一部编年史《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国家的公祭仪式,“戎”是国家的军事行动或战争。阅兵仪式,既是“祀”,也是“戎”,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大事。孟津观兵伐纣...
在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广场的绿树鲜花中,一座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这就是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这座为纪念对日作战中英勇牺牲的23名苏联红军贝加尔湖方面军飞行员而修建的纪念塔,是当时苏军在东北各地所建纪念塔建筑...
“百鸟衣” 是苗家人不老的传说。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就流传着“百鸟衣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在杆洞乡,苗家每年都会欢度这个盛会。苗家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身穿节日盛装,精神饱满,围在村中的平地上。苗哥们兴高采...
“青砖碧瓦古民房,翘角雕檐图画廊。”好一幅炊烟袅袅、生活安详的民居图景,这就是广西灌阳县月岭村今天的写照。被称为桂北民居“神秘的大观园”的月岭村,以规划得体,施工精巧的古民居建筑而成名,现在是广西重点...
沈万三故居,位于周庄镇东垞。是周庄富贵园根据历史资料和历史原貌,在原址精心设计、精心修建、精心布置的仿明式建筑。故居参照沈万三致富的各种传说、经商的坎坷历史、一生的传奇经历和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
宁阳朱氏唢呐,系家庭传承,发源于山东省宁阳县茅庄乡,已有100余年历史,由朱序河一家人一代代传承下来。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数代传承人不断总结、吸收本地优秀的戏曲文化及一些民间小调,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张家界市境内。1982年9月25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原来的张家界林场正式命名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12月,因奇...
宿迁民间有这样一个习俗,逢年过节或走亲戚,做妈妈或奶奶的,总会用红胭脂在小孩白皙额头上的眉间涂个红圆点。据说,小孩眉宇上的红圆点名曰“吉祥点”,是印度民间习俗随佛教一起传入我国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