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福建浦城婚俗(3)

戊寅2024-01-23

后溪村人家没有“请喜神”这一婚俗,但男、女家也都要“谢天地”、“还天地愿”。这个仪式是在结婚吉日前二天下半夜的二、三时(丑时)开始进行的。用“全头猪(约二、三百斤重,已宰杀,不卸碎)”、“全酒”和各色菜肴去供请“天地”。酬谢仪式结束时,天已大亮,男家就抬着这“全头猪”、“全酒”和一合梳头喜烛、一包线面、一刀约二、三斤重的猪肉(叫“梳头烛、梳头面”),带上“衣裳价”若干千元上女家“搬嫁妆”了。

他们在结婚中的请祖宗,不是放在家里,而是在山上祖坟前进行的。在结婚吉日的前一天,男、女家的长辈上山,在祖坟前摆上“康合”、猪头、酒菜等供请,还焚化了“锡仔(纸钱)”,让祖宗既有“吃的”,又有“钱”花。

这晚,在“谢天地”、“请喜神”等整套仪式完毕后,新郎、新娘在各自家中沐浴更衣。沐浴的浴汤是有讲究的,是由猪股骨头、豆腐、桂元、红枣等共熬制的。沐浴后,新郎、新娘吃过“宝员蛋”,分别由一个未婚男、女青年朋友“伴”就寝。

“伴”是民间的通俗名称,其实应该称为“压床”。据说至少在汉族地区,流行“压床”之俗。只不过一般地区,是选择两个健康俊秀、聪明活泼的男童、女童,或新郎未婚的弟弟、新娘未婚的妹妹分别陪伴着新郎、新娘入寝。寓意夫妻白头至老,子息繁茂。

这天夜里,女家还整理嫁妆,把陪嫁衣服、布料等装入“”中,俗称“纳”。“”,在方言中是衣箱的意思。“纳”时有请伴房奶协助进行,有由新娘家中女性长辈操办的。“纳”前,要为新娘的兄、弟各准备好一条红布袋。乡、村人家在“纳”中,每放入一套衣服或一件织物的同时,就给各条红布袋倒入一满碗谷子,直到把“”装满,然后把装着谷子的红布袋送到各位兄、弟房里存放。城关人家则是在“纳”前,把各位兄、弟的棉被拿来,各装入红布袋中,象征性地各先放入“”中,再拿出,送还各兄、弟。这些造作,都寓意了:姑娘嫁出去了,家里的“风水”可不能带走。纳时,在“”底放着一套用麻布缝制的“麻衣”——“丧服”。为什么要压一套麻衣?或许是“止煞”——止“披麻”等恶煞的需要,也备为女儿日后服丧时用。“”底还放有几枚银元,表示“压”,现在改成了放上1688元或者是888元8角人民币。“”中还放着五条小红布袋,袋里各装了“五米”和“五色线”。“纳”了“”,就纳被,把棉被纳进被套里,还在被套的四个角落各放上几枚银元。各件器皿、家什嫁妆中都被洒上了“五米”,放进了红桔、红蛋,贴上了“喜”字。所有这些都寄托着娘家热烈的美好的愿望——女儿家庭今后生活丰衣足食,而且五代同堂。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