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蒲城尧山圣母庙会(2)

波峻郎2023-10-02

清明这一天庙会达到高潮,主要内容是送神和迎神。每社在自家地盘都有座小庙,称作“圣母行宫”,主持社事的社家要在这天把去年迎回到行宫的尧山圣母像抬着送回尧山。仪式极为隆重。前面三人举着巨大的斗子旗开路,后面紧跟着高跷、芯子、八仙板、尧山大鼓、马号、唢呐;神像被高高擎起,两旁有青年小秋子握神棍护卫。神像抬至圣母殿台阶下面时,送神社家从捐送香纸钱最多的人中挑几个,按捐钱数多少排顺序,一人抱神上几个台阶;送钱越多的上台阶越多,送钱少的上的台阶少,再少的只能摸摸神像。安放好神像,烧香叩拜后,早已等候在庙前的迎神社家以同样的方式将神像请出圣母殿,一路乐舞而归。其他社家一样乐舞而来,乐舞而去,只是没有神像。

上山后,会长代表众人放鞭炮、磕头、烧香,别人则在广场上尽情吹打,比赛敲尧山大鼓吹唢呐。其中以尧山大鼓的表演最为精彩。尧山大鼓以独特的击鼓多变表演形式名震三秦。表演时不仅有节奏上强弱之分,有快慢之别,而且击鼓时形象也不同。有时掏腿,有时翻身,有时蹦跳,有时成弓箭步姿态。特别是把鼓放在场地中央,击鼓表演动作更为精彩。有上马、骑马、倒立、跃叉等特技动作。表现内容渗入古代将士征战及古代击鼓精华。其一招一式,如电闪雷鸣,其一翻一转,如雄风猎猎,造型挺拔,气宇轩昂,丰富多变,紧密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舞蹈化击鼓动作。给人以热烈、雄壮、惊奇的感受。

迎神社家将圣母像抬回自家行宫后,也要先演3出安神戏,然后逐村请戏班轮流演戏娱神。这样再热闹三五天,庙会才算真正结束。文革中,尧山庙会一度中断。1982年重新恢复,规模一年胜似一年。其特点是:神灵崇拜气氛相对淡薄;文化娱乐活动地位上升,渗入更多的经济活动,山下有牲口交易大会,山上有物资交流大会。每年与会者多达几万人,盛况空前。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