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荡秋千和簪花的民俗(6)

远悦2024-02-17

明清小说似乎特别愿意通过民俗来关注、强调、表现生活中不和谐的内容。还以簪花为例。《红楼梦》第四十回刘姥姥游大观园,碧月用盘子盛来各色折枝菊花,贾母便拣了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因回头看见了刘姥姥,忙笑道:“过来戴花儿。”一语未完,凤姐便拉过刘姥姥来,笑道:“让我来打扮你。”说着,将一盘子花横三竖四地插了一头。贾母和众人笑得止不住。刘姥姥笑道:“我这头也不知修了什么福,今儿这样体面起来。”众人笑道:“你还不拔下来摔到他脸上呢,把你打扮的成了个老妖精了。”刘姥姥笑道:“我虽老了,年轻时也风流,爱个花儿粉儿的,今儿老风流才好。”这里曹雪芹描写了一个热闹的簪花场面,让本来美丽的鲜花因富贵太太小姐们的嬉闹,成了嘲弄来自乡下老妪土气的工具。又如神魔小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有好几次在行走的山坡路边采摘一些野花插戴在帽檐上,却被孙猴子搭讪打趣:“你这呆子还爱美,丑着呢!”而八戒半掩羞涩地反诘道:“哼,除了师傅,你、沙师弟和我模样都半斤八两。”八戒难得存留的爱美之心,就算没被孙猴子当头一棒给打飞,至少兴趣被凉水给泼冷了。

民俗是文学重要的表现内容。在古典诗词中,类似秋千佳人与丽景簪花的民俗构成极具美感的画面和意境。诗词的正格是审美而非审丑,为我们提供的是纯雅芳馨的艺术享受。在小说中,民俗有着和诗词不同的表达。美的意象演变成了丑的场景,作者赏爱怜惜的审美情趣演变为调笑游戏的审丑心态。民俗在俗文学中,地地道道“过足了俗瘾”。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在明清小说中的演变,反映了我国古典文学从雅到俗的自身发展规律。俗文学的发展壮大,不可避免地扭曲、破坏甚至颠覆了雅文学纯正、美好、和谐的意象。在古典文学体系内部,雅俗的消长、转化,其得失、意义,自有文学史家给以公允的评说。在此,笔者只想从民俗在雅文学的诗词和俗文学的小说中的不同表达切入,提醒当今人们,充分释放个人自由表达激情的同时,有必要重拾冷落已久的古人们的审美情趣,以培养起一种有范有格的、健康纯正的审美心态。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