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斋醮科仪音乐(海南道教文化之奇葩)(4)

灵溪2023-12-07

斋醮科仪音乐

斋醮科仪音乐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尚书·伊训》说:“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自北魏道士寇谦将道教斋醮活动诵经方式直诵改为乐诵以来,斋醮科仪就成为宗教活动中一种别具特色的艺术活动。经文和咒语的乐诵催生了斋醮科仪音乐,斋醮音乐是斋醮科仪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斋醮活动就有斋醮科仪音乐。

斋醮科仪从内容上分斋与醮,“醮”俗称清斋,“斋”指亡斋(或称白斋)。清斋是祭祀历史人物(如伏波将军、冼夫人、苏东坡等等)和传说的保护神(如天妃娘娘、观音、真武、龙王等)。白斋是为济幽度亡。白斋音乐以低沉、稍慢、哀怨的音乐为多,包含有悼念、如诉如泣之调式,(借用琼剧板腔除外)。道教科仪音乐在白斋程序中吸收、融摄佛教音乐“梵呗之音”,充实自我内涵,寻求自己的发展,扩大传教范围而伸展自我的外延。所以佛教音乐的一些经韵也在道教科仪的白斋场面兼容并茂。

斋醮执事者按相应的斋醮科仪程式施行法事,因而就有科仪音乐的演奏。斋醮科仪音乐承载着民间音乐、佛道教音乐的信息,具有民俗学研究和音乐学研究的价值。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