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文化古城徐沟与徐沟背铁棍(3)

成礼桑2023-06-11

徐沟背铁棍是一种风格独特的群体舞,其艺术特点可归纳为“无言的戏剧”、“空中舞蹈”、“流动的杂技”、“活动的雕塑”。

一、无言的戏剧。徐沟背铁棍的表现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及传统戏剧。一支背棍、一台铁棍就是一出戏,但它不是具体地表现其中某一情节或某一场景,而是将整个剧情加以提炼、浓缩、凝结,通过简洁而关键的道具、概括而富有代表性的场景、协调而富有美感的形体动作和人物表情加以表现出来,使人看到这一特定造型就可以联想到整个故事的始末,回味深长。

二、空中舞蹈。徐沟背铁棍从表演形式上非常注重动作的舞蹈性。无论是下面背的、抬的大人,还是上面拜的孩子,既有规范的舞蹈步伐和表演动作、又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内容、不同的棍类,有各自特定的要求。而且在表演过程中,上下协调配合形成一个表演整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流动的杂技。徐沟背铁棍棍型设计玄妙,制彩精巧,其造型颇有惊险之感。直观看去,下面的人犹如一个大力士,一直臂膀毫不费力地托着一件道具(如菜篮子、雨伞等),而在道具上还站着一个(甚至两个、三个)亭亭玉立的姑娘,这个姑娘或一只脚站在雨伞薄薄的边上(或其它道具尖上),或一只手攀着一枝细细的树枝悬在空中,使人看后不知其妙、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信。

四、活动的雕塑。徐沟背铁棍在不违背力学重心的前提要求下,尤其注重追求造型之美,或对称、或不对称,均以协调美感为标准。看上去有如一尊尊雕塑,却又赋予动的美感,浑然天成,浩气大方。

徐沟背铁棍从历史发展到今天,历经了岁月的风风雨雨。曾于清同治年间由于当时徐沟县令王勋祥的喜欢和重视达到一个高潮;也由于民国初年徐沟东南坊“十大股”(即“十老社”)老艺人们的精心改制而有一个大的发展、改进;日伪占领时期,曾差点被操去点燃祭马;文革浩劫年代,又曾因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而被禁演。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徐沟背铁棍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表演形式上,从过去单一的街头行进表演,发展到今天街头行进表演、广场庆典表演、舞台艺术表演等多种表演形式;活动形式上,从解放以来一直由生产队(村委会)独家集体组织到今天发展出多家个体背棍商业户,注入了市场经济的成分;因而,背铁棍数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