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各地的中秋节,过法也有所不同,就拿南日岛地方的风俗来说,它就有自己的特色。
南日岛人们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又叫“孝敬节”。南日人在中秋佳节有“送秋”、“做秋”、“听香” 和吃番薯芋的传统民俗。
南日岛有6万多人口,由于土地贫瘠,在外经商和打工的一半以上。他们往往提前带着珍馐回乡“做秋”,向其父母和长辈请安,共同过着“月是故乡明”的团圆节日。
送秋是已出嫁的女儿在中秋节前送礼物给娘家父母,体现出尊亲、爱亲的传统美德。这“送秋”的礼物也很特别,主要是月饼、特产香芋、板栗、兴化粉和猪蹄等,还有衣服、鞋子、袜子、围巾等给父母过冬用的生活用品。这一习俗,传说起源于宋代。
原来在宋代,莆田沿海一带重男轻女,特别是地处海岛的南日人民,世世代代靠海上打渔为生,需要强壮劳动力——男丁。许多人家将刚出生的女儿用水桶溺死。这种残忍的行为引起当时在莆田任职的崔知府的关注。他决心要改变这种做法。于是,他动员群众说,中秋节凡是嫁出去的女儿,一定要备办各种礼物回娘家孝敬父母。除了中秋食物,还要准备衣物。这是因为入秋后就要过冬,女儿备齐从鞋子到帽子全套冬季衣物,以表达对父母的细心关爱。崔知府用心良苦,他希望通过这种举动来向群众表明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会孝敬父母。后来,这种习俗代代相传,就成了莆田中秋独有民俗,也成了南日岛各个乡村的共同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送秋”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备办的东西少了,更多是直接送钱,但这种做法没有改变孝顺的本意,同样体现孝敬老人和家庭和睦。
“做秋” 是南日岛一项特别的中秋民俗。按南日岛传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要办宴席,都要用猪肉,海蛏或虾仁、鸡蛋、香菇等炒兴化米粉作为节日餐,俗称“做秋”。不管晚宴多么丰盛,但宴席上炒兴化米粉和香芋是不可缺少的菜肴,俗称“芋群米粉炒”。这道菜是祝父亲和老人能长寿,胡须白得像米粉一样。吃香芋也颇有含义,莆仙话“芋”与“熬”谐音,中秋节上的这道煨芋头,表示“熬一熬就一年”,是说凡事都要迁就,家庭才能和谐。
团圆宴吃完之后,由家中长者拿出月饼,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表示合家团圆。大家一边天南地北地拉家常,一边吃月饼,其乐融融。
南日岛百姓中还有一种在中秋日夜半“听香”的风俗。所谓听香,中秋夜深时,妇女先在家中的神像前烧香,表达所欲问卜的事项,请示过出门的方向后,家中三个不同姓的女子便持香出门。以路上所听到的谈话或歌唱,就地掷杯问神,直到得到神明认可的答案为止。“听香”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这种方式却是南日岛妇女思念亲人的精神寄托。南日岛有为数不少的男子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有一半人口在岛外谋生。中秋节之夜,总有些家庭难以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留守在家乡的老母或妻子就会点上三支香,躲在巷口、墙边,听听过路人说些什么话,然后根据话语细细辨别在外亲人何时来信、生意如何、身体是否健康等等,聊以慰藉思亲之心。
南日岛的东南海边有一个讲闽南话的小渔村,叫浮叶村,是从惠安一带迁徙过来的。至今保存着闽南的中秋节习俗——吃番薯芋。因为当地盛产番薯和芋头,中秋节前后,正是番薯和芋头收成的时节。所以,中秋节,浮叶村的人们把地瓜洗净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熟,或者把番薯切成薄片放油里炸,金灿灿、香喷喷的番薯作祭品,寓意风调雨顺,丰产又丰收。
芋头又是闽南民间传统风俗中的一种植物崇拜的对象,寓有吉利的内涵。因为闽南话的“芋”与“路”谐音,顺口溜有“食米粉芋,有好头路(工作出路)”。芋头又松又香,种植时把一粒小芋艿下去,到中秋节收成时,不但有大芋艿(闽南话叫芋母)一窝里还有大大小小的小芋。中秋团圆时吃芋,闽南话叫抱子抱孙全家人丁兴旺大团圆。
各地的中秋节的习俗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得远离家乡的游子们,品尝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乡和相思之情!为远在异国他乡的侨胞们,找寻了一个个最恰当的荣归故里、认祖归宗的企盼和团圆的原动力!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
郎德上寨,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一个有百户人家的苗族村寨,距凯里市区29公里,距县政府雷山15公里,是贵州省东线民族风情游的重点村寨之一。朗德上寨古建筑群被列为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
兰亭寺是一座千年古寺,始建于宋代哲宗元祐年(公元1086-1094年),是“院宇弘深的大寺,皇帝赐名为“兰亭禅院”(意为拜佛求学圣地),位于现在宝应县兰亭村内,兰亭村之前原为一座繁华的城镇,后由于发生...
现如今小青年们闪婚的现象非常普遍,当然离婚的现象也是不在少数,当然要离婚也要找一个可以离婚的理由,本站就来为你盘点中国之最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中国最奇葩的十大离婚理由第十位:婚后还要AA制,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