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2)

听风起2024-01-03

呼和浩特以昭君出塞为题材,连续举办10届昭君文化节,成为中国十大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在鄂尔多斯,拜谒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体验蒙古族祭祀文化,观赏鄂尔多斯歌舞,已成为前来内蒙古观光的人们必选的内容。特别是歌舞剧《鄂尔多斯婚礼》,集鄂尔多斯蒙古族历史文化、宫廷文化、民俗文化、礼仪文化和服饰文化之大成,成为展示鄂尔多斯之美的世界性文化品牌。呼伦贝尔市打造出三少民族儿童合唱《五彩传说》、原生态民族歌舞诗《天边》、话剧《拓跋鲜卑》、草原实景演出《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古乐演奏《蒙兀室韦》等五张文化名片,使中国最美草原更加神韵独具。建市只有30年的矿区城市乌海市,尽管缺乏历史文化积淀,但他们以书画为美,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书画艺术,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他们的城市品牌。

内蒙古的105个旗县区,也都设立了自己的文化节日。他们以各自地区民族风俗风情为切入点,举办那达慕、马头琴、蒙古长调、安代舞等文化节庆活动。这些不同特色的文化盛宴,如辽阔的历史文化画卷,在蓝天白云间,展示着草原文化的绚丽多姿,万种风情。

对草原文化的梳理是内蒙古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首要工程。由来自全国各大院校的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2004年,宣布了新的史学观: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这一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

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观念认为,只有长江和黄河才是中华文化的两大源流,而对遥远的中国北方存在的另一种文化形态——草原文化的地位认识不足。实际上,内蒙古相继发现的大量考古遗迹和史料证明,中华民族许许多多文化传承的源头可以追溯到草原深处。草原是中华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比如,呼和浩特的大窑文化,50万年前,与周口店北京猿人同处旧石器早期时代;赤峰市发现了中华的龙凤图腾(距今最早的龙——7500年前“兴隆洼文化摆塑龙”,最早的凤——6300年前“赵宝沟文化陶凤杯”,以及“中华第一龙”(红山玉龙);红山文化中还发现了中国栽培最早的农作物,建造的最早城邦制国家。

草原文化在经历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元、满清、现当代几个时期的发展,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后,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专家发现,如果以中原文化或汉文化为正统,视草原民族为“夷狄之属”,就无法解释中华大地的疆域辽阔,无法解释中华一体、多元共存,就不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谐文化的建设。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