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的节日源远流长,在节日文化的历史积淀中,蕴涵了民族心理、伦理道德、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深层底蕴,表达着民族个性、民族感情,承载着凝厚的民族文化,是藏族人民情感心理、审美理想和伟大智慧的结晶。甘南藏族的节日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已成为各种文化汇聚、交融、共生的大舞台,尤其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区,其节日的形式呈现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表现出甘南藏文化的多层次、多样性特点。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马宁教授认为:朝水节作为舟曲藏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当地人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从宗教层面来说则是苯佛共生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同时也是对当地藏族文化的一次集中表演,达到了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目的,发挥了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紧张情绪的作用,加强了藏汉民族之间的族际交流,共同构筑了舟曲的地方文化。
甘南藏族的节日源远流长,在节日文化的历史积淀中,蕴涵了民族心理、伦理道德、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深层底蕴,表达着民族个性、民族感情,承载着凝厚的民族文化,是藏族人民情感心理、审美理想和伟大智慧的结晶。甘南藏族的节日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已成为各种文化汇聚、交融、共生的大舞台,尤其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区,其节日的形式呈现也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表现出甘南藏文化的多层次、多样性特点。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西藏民族学院人文学院马宁教授认为:朝水节作为舟曲藏族的重要节日之一,是当地人适应自然环境的产物,从宗教层面来说则是苯佛共生的结果,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多层次互动,同时也是对当地藏族文化的一次集中表演,达到了娱神与娱人的双重目的,发挥了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紧张情绪的作用,加强了藏汉民族之间的族际交流,共同构筑了舟曲的地方文化。
“煨桑”是藏民族特有的传统民间风俗,有着古老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整个藏族地区,无论是祈愿祝福还是庆贺丰收都离不开煨桑,特别是每逢节日之际,煨桑便成为节日的重要仪式之一。
如果说“煨桑”只是序幕,那么朝水节的脚步就不会远了。
巴寨沟是舟曲县重要的旅游风景区之一,高山峡谷地貌,山峻水奇,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分布着种类繁多的亚热带至暖温带动植物种群。每年端午节,舟曲县和迭部等周边县藏族群众自发地汇聚到巴寨沟“昂让”雪山,举行规模盛大的“朝水”活动。
据舟曲县文化馆张宝明馆长介绍,巴寨朝水节是目前整个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民间保存较完整,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古朴自然,原生态文化风味浓郁的藏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之一。自形成以来,主要在每年五月初五,朝水节成为舟曲巴藏乡前、后北山村和洛大乡藏民族独特的传统节日。
从“昂让”雪山百米高的悬崖石孔中喷涌而出的一帘瀑布和崖下十几眼清泉被当地群众称为“曲纱”圣水。据说端午节这天,天神在“曲纱”圣水中撒有仙药,沐浴和饮用此水,能医治百病,净化身心,消灾避难。朝水时,游客们穿梭沐浴在飞瀑流泉之下,鸣枪放炮,煨桑祈祷,诵经祝愿,企盼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朝水”后,人们带着给亲友的“曲纱”圣水沿着林间小道下山,各路歌手一路相互敬酒,对歌献艺。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妇女们在野外手拉着手尽情地跳起“乐乐舞”,歌颂大自然、神灵和美好幸福的生活。男子们则由长者持矛领头,列成长队,吆喝呼应,摆出威武的“龙阵”,尽情地展示着山里人的粗犷与豪放。夜幕降临后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少尽情地唱歌跳舞,将节日的狂欢气氛推向高潮。
“巴寨朝水节是现代的一种藏族传统文化,用优美的歌声歌颂团结、祥和、幸福的生活,以其独特而浓郁的藏民俗文化愈来愈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今后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亮点。”舟曲县副县长王丽英说。
舟曲县文化局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舟曲县巴寨朝水节是当地藏族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以原始祭祀庆祝和纪念仪式为主的习俗和多种艺术文化内容相融合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
据了解,朝水节这天,当地的男男女女成群结队,欢歌笑语,穿山越涧,过密林,走竹径,攀到昂让山上崖孔中飞泻而出的瀑布下,鸣枪放炮、煨桑祈祷,在曲纱瀑布中淋浴,大声歌唱。在“曲纱”飘落的山脚处,还有十几眼泉水,汩汩流淌,先民们分别为他们命名为明目泉、健身泉、长寿泉、聪明泉等。
五月初四是当地群众朝拜“曲纱”的日子,初五是前、后山群众朝拜“曲纱”的日子。
舟曲县文化馆张宝明馆长告诉记者,朝水节活动一般中午以前在昂让山“曲纱”飞泻的崖下进行完备,下午回到本庄后,在场坝里妇女们手拉手围成圈,跳欢快的“乐乐舞”,一人领唱,大家合唱。男人们则跳起“摆阵舞”,围观的人一层又一层。这样欢庆一直到夜晚,人们余兴未尽,围着篝火或家中火塘,歌舞饮酒,即兴为来宾们唱酒曲。
巴寨沟境内群山连绵,奇峰林立,云雾缭绕,古树参天,鸟语花香,山泉飞瀑腾空直泻,是舟曲县主要的风景区之一。关于巴寨沟朝水节,在舟曲当地数百年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
相传,在很久以前,天宫的医司仙女云游四方,发现巴寨沟一带瘟病横行,民不聊生,便下凡这里,为当地老百姓治病驱邪,教他们耕作和纺织技术,使他们过上了安康幸福的日子。有一天,医司仙女在松林茂密的昂让山上采药时,被山上作恶多端的狐狸精发现。狐狸精见医司仙女花容月貌,美丽动人,便施妖法将仙女囚于山洞,威逼成婚。这一切,被上山打柴的藏族小伙子巴卡知晓,并舍身相救。经过三天三夜的殊死搏斗,巴卡终于用宝刀将狐狸精砍死,使医司仙女虎口脱险。仙女在感激之余对巴卡产生了爱慕之情,两人随即以山洞为家,结为伉俪,并生下一个孩子。
天宫的王母娘娘得知这件事后,勃然大怒,命医司仙女立即返回天宫受罚,仙女难舍亲人,拒不从命。王母娘娘便发功施术,用雷电击杀了他们的孩子,并封实了他们居住的昂让山崖洞。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因此,每逢这一天,悲痛的山民们便在山崖下煨桑,颂经、祭酒、祈祷,以纪念仙女和巴卡。诚心所至,金石为开,有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封实的洞口突然爆裂了一个石孔,从中喷泻出一股飞泉瀑布,人们喝了这个山泉后,治愈了身上的各种疮疾和疑难怪病,并且万事走运,人们说,这股神奇的飞泉就是医司仙女的化身。沐浴和饮用了它,就能医治百病,净化身心,消灾避难。因而,被当地群众尊称为“曲纱”圣水。飞泉旁边还长出了一棵四季溢香、万古长青的柏树,据说,那就是巴卡的化身,伺守在飞泉旁,象征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从此以后,每逢这天,方圆各地的人们便汇集在这里沐浴和朝拜“曲纱”圣水,载歌载舞,以祈求神灵为他们消灾赐福。
舟曲县巴寨朝水节是在当地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以及各民族的交流融汇中逐渐形成的以原始祭祀庆祝和纪念仪式为主的习俗和多种艺术文化融合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村里熟悉该仪式的长者带年轻人参加,代代言传身授,当地藏族群众都是传承者。
1951年出生的郭殿成,是舟曲县巴藏乡后背山黑水沟人,他是舟曲县申报“巴寨朝水节”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人。据郭殿成介绍,他从幼年时就跟着父亲参加每年的朝水节,逐渐熟悉并掌握了各种仪式。
“近年来县上很重视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在我们这边有个著名的朝水节。每年都有很多外地人来参加,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今年60岁的老郭也有他的担心,一方面因为观念原因,现在的年轻人对古老传统不感兴趣,一些传统的巴寨朝水节程序传承后继无人;另一方面受资金因素的影响,传统祭祀用的器具工艺流程技术濒临失传。据记者了解,除了上述因素外,近年来随着社会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巴寨朝水节的规模和参与人数严重萎缩,原生态的抒情歌在年轻一代当地歌手中难以传唱,歌词内容也濒临失传。
舟曲县副县长王丽英告诉记者,巴寨朝水节是古时流传下来的民间祭水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体现出了舟曲藏族人民粗犷与豪放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巴寨朝水节植根于舟曲县巴寨沟藏族人民群众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之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重要作用,对加强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王丽英认为,巴寨朝水节是一种藏族传统文化,用优美的歌声歌颂团结、祥和、幸福的生活,其独特而浓郁的藏民俗文化愈来愈受到游客的青睐。
“关老爷,骑红马,不见金钱只管打”----山东莱州民歌。现在很多朋友的家里,或者公司店铺都供奉着财神,财神真的可以招财吗?民间相信是可以的,但是自己连供的财神是谁,如何供奉都不明白,怎么为自己招财呢?...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
茶,是回族人民所喜爱的一种传统饮料,是回族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回族饮茶的历史悠久,相传回族先民在唐朝贞观年间就开始饮茶。“惟回教初传,曾有一部来自海路,盖居苏杭,产茶之区,回民或此时染有嗜好,...
在陇东,差不多每个民间节日都要做面花。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迎请灶神,就要敬供枣山面塑。有的在除夕夜就要用未发酵的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到了正月二十三晚上,送...
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外出旅行充满畏惧。不管是帝王,还是平民百姓,外出旅行之前一定要占卜,挑选吉日出行。天子即位、帝王出行、军队出征这样的国家大事,也会事先占卜,以测吉凶。比如汉文帝在即位之前犹豫...
需要防弹专座的人,非富即贵,一般都是有名的富豪或是国家领导人。大权在握或是富可敌国,都需要时刻提防遭人毒手,暗中不知道有多少枪口正对准着他们。十大世界上最贵的防弹车基本都是在原版豪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的作家。曾任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老舍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如《四世同堂》、《骆驼...
伊拉克节日伊拉克的新年就是回历(伊斯兰教历)的新年,09年的新年是12月18日,回历的1月1日。国庆日:7月17日阿拉伯椰枣节:9月15日...
喀麦隆全称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u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国土面积47.54万平方公里。位于非洲中西部,西南濒几内亚湾...
1940年代初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开展了新秧歌运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学习秧歌、腰鼓,掌握了基本的动律特征和典型的舞姿动态后,升华为规范的、新农民形象的舞蹈动作,形成新型的秧歌和腰鼓,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