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客网

宋代文人笔下的元宵节(3)

春芹氏2023-10-01

辛弃疾与“灯火阑珊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一词中的诗句,语言含蓄婉转,余味无穷,诗人在“灯火阑珊处” 寻找到的他是谁呢?这就要从辛弃疾的人生轨迹寻求答案。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抗金将领,有“人中之杰,词中之龙”之称。辛弃疾出生于金人占领下的山东济南。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济南府好汉耿京揭竿而起,先后攻占了莱芜、泰安两座县城。耿京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20多万人,成为各地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队伍。1161年,22岁的辛弃疾在济南南部山区也聚集人马2000人,加入耿京的起义军,辛弃疾担任掌书记。辛弃疾常劝耿京南归臣属于南宋,和南宋的朝廷正规军配合,一同抗击金兵。辛弃疾告诉耿京,在济南附近有一支起义军,首领是他熟悉的和尚义端,精通兵法。耿京听了非常高兴,就派辛弃疾联络义端,合兵一处。

不几天,义端就带着队伍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没想到义端在一天晚上,趁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起义军大印,投奔金军而去。耿京非常恼火,认为辛弃疾是和义端一伙的,要处死辛弃疾。辛弃疾辩白说:“我如果和他一伙,为何不与他一起逃跑?请您给我三天时间,让我把义端抓回来。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愿意接受重刑。”辛弃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马加鞭向金营追去。辛弃疾抓住义端,按捺不住心头怒火,当场砍了义端的头,回营交差。耿京打消了对辛弃疾的怀疑,更加器重他。

1162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南京)劳军,闻讯大喜,当即召见,委任辛弃疾为承务郎、掌书记,耿京为天平节度使。在他完成使命北归途中,又传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义军溃散的消息。辛弃疾率领50名骑兵直驱山东,奔入张安国的帐中,将正在饮酒作乐的张安国捉拿,并且号召耿京旧部反正。辛弃疾过人的胆略和果敢勇猛的气魄,令宋高宗大加赞赏,宋高宗任命23岁的辛弃疾为江阴签判。

1162年6月,宋高宗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7月,孝宗即位后的第二个月,颁布手谕,召主战派老将张浚入朝,共商恢复河山大计。并且接受老师史浩的建议,下诏为岳飞冤狱昭雪平反,追复岳飞原官,赦还被流放的岳家家属,为被贬谪和罢免的主战派大臣平反复官,一度表现出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决心。

辛弃疾对恢复旧山河满怀信心和希望,他虽然官职卑微,但是不断上书献策,1165年,辛弃疾写了《美芹十论》给宋孝宗,详细地论述了敌我双方的条件、战术和地形等,但是没有回应。1168年,主战派虞允文当宰相,辛弃疾又写了《九议》,仍没有受到朝廷的重视。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应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

辛弃疾一直对朝廷抱有幻想,他曾在诗词中写道:“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一心想着“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可是事与愿违,朝廷迟迟不发出征令,他深感岁月流逝、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也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辛弃疾念念不忘北伐,但当权者一直伺机排挤他,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将一腔愁绪借诗词倾吐出来。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